當田間地裡變成一片澄黃時,一年裡最辛苦又最幸福的日子也就來了。
該秋收了,其他事情都得先放一邊,所有人都緊着忙地裡的活,未來一年的口糧可都在裡頭,沒人受得了饑餓的滋味,自然也沒人會在這時候偷懶。
周家二房的院子裡,清荷戴着帷帽翻曬着腳下的糧食,往年家裡院子小,都是把糧食挑到村頭的空地去曬。
曬糧食也不是隻管曬着就不管了,白日裡有太陽的時候,隔一會就得翻曬,還得防着鳥兒偷吃,或是偷雞摸狗的人扒拉糧食,白日黑夜都離不得人。
從前家裡就周明遠一個壯勞力,晚上守夜又不能叫女人小孩守,所以白日裡周明遠要下地搶收,晚上去打地鋪守糧食。
一場秋收下來,人都累得脫了形。
今年自家修了院子,裡頭為了曬紅薯粉和粉條,兩個院子都鋪着青石闆,曬自家和大房的糧食完全夠了。
而且今年家裡養了牛,還多了韓忠和楊九娘幾人,不管咋說都比往年要輕松很多。
雖多了幾個人,家裡的地也比以前多了不少,先頭買的村裡趙東來那六畝地,清荷原本想都種紅薯,周明遠和萬氏都不答應。
清荷本來也不懂農事,她說種紅薯隻是因為家裡需要用紅薯,既然爹娘都不同意,幹脆就叫爹娘自己拿主意,想種啥就種啥。
那六畝地本就挨着村裡的池塘,用來種糧食再好不過,兒子女兒都愛吃白米飯,周明遠就做主都種上了稻子。
如今稻子熟了,這幾日家裡人都忙着搶收稻子。
秋收不比春種,春種等幾天問題不大,秋收卻是拖不得,萬一老天爺不開眼,下起雨來,糧食爛在地裡頭,哭都沒地哭去。
本來清荷想多雇幾個短工,奈何不容易找人,大夥都覺得還是糧食實在,擔心為了這些錢,自家的糧食收不完。
最後找來找去,隻找到兩個人。
這兩人是隔壁村的一對兄弟,姓唐,大的叫唐大禮,小的叫唐雨,因為家裡是逃難過來的,統共就兩畝多地,種的東西也不多。
聽說周家招短工,收拾了幾件衣裳,便過來了。
為了搶天時,唐家兄弟就住在韓忠隔壁的屋子,這幾日天不亮就随周明遠主仆起身,趁着天不熱下地割稻子。
兄弟倆幹活實在,半點不偷懶,為人也老實本分。
偶爾落下點糧食,兄弟倆也是心疼得不行,一粒粒地撿回來,趁着吃飯的時候放回到周家院子裡的糧食堆裡。
這些事兩人從來沒說過,仿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還是守糧食的妞妞發現了,将這事告訴了清荷。
妞妞如今性子活潑多了,她年齡小做不了其他事情,主動攬下了趕鳥兒的活計。
小丫頭拿着一根細長的竹竿,就坐在屋檐下守着,一有鳥兒落到院子裡偷吃稻子,小丫頭立馬拿着長竹竿輕輕趕走,很是認真。
等到收完糧食,結工錢的時候,清荷直接給每人多發了五十文作為獎勵。
領到工錢要走那天,唐大禮回屋收拾行李,唐雨則喜滋滋地數着剛到手的工錢。
“咦?”唐雨心頭奇怪,這錢咋不對數啊!
他們兄弟在周家做了七日活,因着每日活多,周家說每日給三十文工錢,還包吃包住。
“二百五十八,二百五十九,二百六十!”
一天三十文,七天二百一十文,可唐雨數來數去都是二百六十文。
“大哥,這錢不對啊,錢多了,多五十文。”唐雨立馬把事情告訴了自家大哥。
唐大禮這會也顧不上收拾行李了,從懷裡掏出自己的工錢,一枚一枚地數起來。
兄弟倆數了三遍,确定兩人的都領了二百六十文的工錢,都多了五十文。
唐大禮把多出來的一百文放到一旁,對自家弟弟道:“小雨,我估摸着是東家姑娘算錯了,咱把這多出來的錢還回去。”
唐雨心裡有些舍不得,他倒不是為了自己,他是心疼自家大哥。
家裡窮,他大哥眼看都二十二了,還沒說上親。
多攢些錢,早點讓大哥娶個媳婦,這就是他如今最大的心願了。
唐大禮知道弟弟的心思,他拍拍弟弟肩膀:“小雨,東家待我們好,咱不能昧了這錢。從小娘就說過,人再窮,心思也不能歪。”
“嗯,我知道了,大哥,咱這就去把錢還給東家,咱隻拿自己該拿的。”唐雨也不過是有些舍不得。
唐大禮一開口,他的想法又轉了回來。
兩人找到正在清理牛棚的韓忠,将事情一說,請韓忠幫忙叫叫東家,他們好将錢還回去。
兩人說是姑娘算錯了,韓忠壓根不信,自家姑娘那麼聰明,怎麼可能算錯工錢。
他猜想應當是姑娘看兩人做事踏實,有心獎勵兩人,給這兄弟倆發了獎金,畢竟他也是領過獎金的人。
韓忠将事情告訴清荷後,清荷聽了很高興,這兄弟倆果真是品性端正之人。
她其實是故意沒說,多出來的五十文是發給他們的獎金,就是想看看唐家兄弟如何處理,若是他們不來還錢,那兩人多半是表裡不一。
若是兩人誠實,主動将錢還回來,她便打算過些日子跟兩人簽個契約,将她名下十來畝地交給兩人打理,跟人品好的人打交道,總歸是放心些。
她實在是不喜歡跟人扯皮。
等清荷告訴兩人多出來的一百文是給兩人的獎勵後,唐家兄弟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了。
要知道若是去碼頭扛貨,累到天黑也才十五文一天。
周家直接給了兩倍工錢不說,還頓頓都有肉,他們兄弟倆這幾日,吃得比過年都好。
就這麼好的待遇,兩人以前想都不敢想,沒想到東家姑娘還給他們發了什麼獎金,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一樣的好事。
韓忠領着激動不已的兩人回到房間,并告訴兩人,再過幾日,家裡還要招人收紅薯。
若是兩人有空的話,可以繼續來周家做工。
唐家兄弟自是喜不自勝,覺得周家人都是厚道人,周家姑娘更是天上仙女一般的慈善人。
搶收完自家的稻子,第二日周明遠領着韓忠去了大房的地裡幫忙。
周家大房的地裡,周大伯,周清波還有劉氏正埋頭苦幹。
周明遠下了地,跟自家大哥說,叫大嫂劉氏回去,地裡有他們幾個男人就夠了。
兄弟倆自小感情好,周大伯也不客氣,招呼劉氏回家去好生張羅午飯。
鄉下人大多以族而居,每到春種秋收的日子,大夥都是互相幫襯着。
那些所謂親情,友情,人情,都藏在一滴滴落進地裡的汗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