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天上的月兒越發明亮圓乎。
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是個團圓的日子,除了過年,不少人家也就是中秋才一家人團聚打打牙祭,熱鬧熱鬧。
家裡如今的日子是吃喝不愁了,萬氏反倒更加在意節日的氣氛,叫她說,過節就該有過節的樣子。
臨中秋還有好幾天,早早地和李氏還有金婆婆嘀咕着中秋節怎麼過。
雞鴨魚肉樣樣都買點,兩房人一塊吃飯,算下來十多個人,多備點菜,準沒錯。
“糖塊糕餅不能少,瓜子花生啥的也備上幾斤,到時候大夥一塊邊吃零嘴邊說話,那多親熱。”萬氏最近就愛吃些小零嘴,基本上嘴就沒停過。
李氏打量了一下萬氏的肚子,瞧着還沒什麼大變化,不過她還是不放心,叮囑道:“秋娘,那甜的東西别吃太多了,省得日後生的時候受罪。”
“是啊,太太,甜的吃多了,孩子長得快,生産的時候容易出問題。”李氏說完,金婆婆也擔憂地勸道。
“娘,我知道了,我盡量忍着。”家裡兩個老人都這樣說,萬氏不得不重視起來。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些日子她老是想吃甜的,總覺得嘴裡沒味,懷清荷和清文就沒這樣的感覺。
見萬氏一臉愁容,金婆婆拍拍她的手:“太太也不用忍着,回頭我用果子做些糕點,不放糖,吃起來也有味,太太嘴饞的時候就吃些糕點。”
萬氏聞言,眉頭舒展開來,欣喜地同金婆婆道了謝。
倒不是她嘴饞,就是不吃上一口,心裡總不舒坦。
八月十五這日,韓忠和楊九娘沒去鎮上擺攤。
兩人一大早被叫去集市上買菜,不管肉還是魚,都是現買現吃最新鮮。
中秋團圓節,清文今日也不用上課,早上吃過飯就和壯壯一塊跑得不見了人影,小孩子也不怕熱,頂着烈日,也要在外頭玩。
弟弟一如既往地活潑好動,清荷心裡放心了不少,她就怕這孩子給自己壓力大了,讀成了書呆子。
幸好平日裡有陸大哥教導他,還有壯壯陪着一起玩,除了沒以前那麼天真,清文的本性倒沒多大變化。
中午這頓吃得簡單點,重頭戲在晚上,中秋賞月嘛,這不得晚上才能邊吃邊賞。
吃過午飯不久,劉氏帶着清霞過來了,周家大伯在家修豬圈,周清波則是一大早就帶着節禮去了譚家。
劉氏在家待不住,便先領着清霞來二房幫忙。
進了院子,劉氏先從右手籃子裡把殺好的雞拿出來,交給金婆婆處理。
這才和清霞一塊去了内院,把帶來的東西,一樣樣地放在李氏面前,兩盒軟和的糕點,一件細棉布做的裡衣,一大包瓜子,一包炒松子。
糕點是特意給李氏買的,她專門給婆婆挑的軟和好克化的。
細棉布前些日子就買回來了,這兩日趕着時間才做出來,另外兩包零嘴,則是打算晚上大夥一塊吃的。
李氏住在二房,不缺這點吃的穿的,可劉氏還是按照規矩給婆婆備了東西。
不管老人家缺不缺,這都是他們大房的一點孝心。
給婆婆送完東西,又說了會話,劉氏和清霞跟着就去了廚房。
兩人都是勤快人,做不來幹坐着等吃飯的事。
金婆婆原先想着,這次中秋節就她和楊九娘張羅,再叫韓忠打打下手,也能弄出兩桌像樣的飯菜。
總不能老叫太太姑娘受累,誰家也沒這個規矩,叫主人家幫着下人做事。
誰曾想她還沒忙活一會兒,自家姑娘來了廚房動起手來,她勸也勸不走。
這會子劉氏和清霞也來幫忙,金婆婆是啥話也不說了,她是看明白了,他們幾人啊,這是掉進福窩窩裡頭了。
自從金婆婆來了後,清荷平日裡幾乎沒怎麼進過廚房。
今天過節,吃飯的人多,她估摸着隻靠金婆婆兩人怕是夠嗆。
雞鴨魚肉,瓜果蔬菜都是早上現買現摘的,又新鮮又水靈。
鴨子肉剁塊,用生姜小蔥黃酒腌上,待會加上苦瓜一塊燒。
苦瓜隻苦自己不苦别人,苦瓜的味道能壓下鴨肉的怪味,卻不使鴨肉沾上苦味,反而叫苦瓜更加入味更容易入口。
這道苦瓜燒鴨子,清荷做過兩次,連平日裡不吃苦瓜的清文,都覺得裡頭的苦瓜好吃。
鮮美肥嫩的烏魚照舊骨肉分離,打成薄片,做成酸菜魚,天熱苦夏,酸酸辣辣的口味比麻辣味更容易入口。
劉氏帶來的雞,清荷準備和豬肚一塊做豬肚雞,家裡有老有小又有孕婦,也不是人人都吃得了重口味。
豬肚雞湯滋補養生,能健脾胃,補氣皿,口感豐富,湯鮮肉嫩,既營養又美味。
再就是把三七分的五花肉,細細剁成肉餡,配上胡蘿蔔碎粒,打兩個雞蛋,加入調料一塊攪拌,再做成拳頭大小的丸子,先炸後炖。
入口軟嫩多汁,肉香撲鼻,可謂是老少皆宜,這就是淮揚名菜紅燒獅子頭。
除此之外,還有炸茄盒,荷葉粉蒸肉,文思豆腐,爆炒鳝魚,醋溜綠豆芽,白油絲瓜。
不得不說,過節和平日裡就是不一樣,光聽菜色,都能聽出更隆重些。
清荷這次隻管做頭兩道葷菜,其他的都是由金婆婆掌勺。
大房做生意後,攤子上生意穩定,劉氏從不偷懶,日日都去擺攤,因此兩家人可有好些日子沒在一塊吃飯了。
韓忠在院子裡搭上大圓桌,就着晚風,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
晚飯過後,衆人也沒散。
夏日夜長,鄉下人家也沒什麼事打發時間,大多都是聚在一塊歇歇涼,唠唠嗑。
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幹淨,重新擺上瓜子花生,糖塊月餅。
月餅也是金婆婆提前做好的,做了兩種餡,鹹口的蛋黃餡和甜的堅果餡。
鎮上的糕餅鋪子倒是也有賣月餅,不過賣相口感都不太好,對比起金婆婆做的月餅,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清荷不禁感歎,這樣的過節才是真正的過節,這般濃厚的節日氣氛,她從前從未感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