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怎麼這麼多人成親
傅休辭聽著,先是怔了一下,隨即嘴角翹了翹,見他們都看過來,自證清白道。
"這可不關我的事情,我可沒有瞎說話,都是市井的無稽之談。"
"傅休辭,你說這話,不心虛?池大公子前腳離開你的府邸,後腳就傳出你們二人的謠言,你說,和你沒有關係?"
溫言柒卻是不信,看向他說,"你去問問池大公子,你看他信不信?都嚇得池大公子趕緊定親了。"
"哦?池大公子已經定親了?"
安清夜本還打趣幾句的,但聽著這話,還頓了一下,看向溫言柒說,"是哪家的小姐?我記得,前段時間,還聽說,南安侯府的世子和池大公子吃酒,提了他的表妹。"
"哦,就是鄭刺史府的小姐,這南安侯的妹妹,不就是刺史夫人。作為刺史府的嫡次女,雖然身份稍稍低了些,但人家小姑娘嬌滴滴的,娶了也不錯。"
傅休辭聽著,還輕輕擰眉,好奇問,"嬌滴滴的?安宜公是見過鄭小姐?"
"瞧過一回。"
安清夜想起那天和他馬車相撞的鄭嬌嬌,一見到是他的馬車,當即嚇得腿軟,都跪在他的腳下了。
一想到那個畫面,他不禁覺得好笑。
不過也正常,滿大京,就沒有不怕他的大家閨秀。
但也沒有嚇得跪倒在他腳下的姑娘,還扭到了腳,都站不起來。
一擡頭就淚流滿面,讓他別殺她。
他也沒有那麼愛殺人吧?
瞧瞧這流言蜚語,都傳成什麼樣子。
不過....
"現如今鄭家需要低調,處境不太好,不算是結親的好人家,即便她是南安侯府的表小姐。"
話落,就問溫言柒,"池大公子,娶的是哪家的小姐?"
"永安長公主的長女,流螢郡主。",溫言柒看向他們說,"永安長公主雖然不及大長公主手握的權力大,但夫家卻也是簪纓世家的王家,這門親,結得也是很好。"
傅休辭是知道的,永安長公主不及大長公主貪權,但地位不比大長公主差多少,夫家也是清流世家,王家可是盡出忠臣,也是功臣。
池沐宸娶流螢郡主,這門親,確實結得極好。
起碼,池家全族都要忌憚池沐宸,他若真想爭奪池家的家主一位,池家上下支持的人,不會少。
"哎,最近怎麼這麼多人都要成親。"
安清夜唉聲嘆氣,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感嘆道,"連陛下都要納妃了。"
"什麼!!"
傅休辭和溫言柒皆是大驚,"陛下要納妃,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是啊,陛下登基這麼久,一直沒有納妃的心思,怎麼忽然要納妃了?"
見他們驚訝,安清夜也是皺眉,後又說,"陛下今年也有二十七歲了,也是到年紀納妃了。"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太過突然了,而且這麼一納妃,朝堂的局面也要變一變了。"
溫言柒擰眉,他可是在內閣的,竟然不知道陛下要納妃,就看向安清夜問,"這個消息是從哪裡傳來的?陛下和你說的?".bμtν
"是我姑母傳來的消息,宮裡還未傳出來。"
安清夜就和他們說,"聽說昨天攝政王已經給出了一個名單,隨後大長公主也進宮,今天一早,陛下就讓姑母選她喜歡的大家閨秀。"
"陛下雖然沒有多說,但姑母也知道,陛下這是要選妃了。"
傅休辭聽著,心驚不已,雖然陛下早過娶妻的年紀,但陛下這些年把心思都放在朝政上,不近女色。
後宮就太後娘娘,清凈得很,這一選妃,往後的事情,就難說了。
"陛下選妃,也算不上壞事,總要有子嗣的。"
溫言柒想了想,就說,"陛下雖然還算年輕,但身為帝王,若是一個子嗣都沒有,也難安朝政。"
"這次選妃,不少人家都會動心思,你們兩家呢?"
安清夜看向他們,"我們安家,就我們兄弟二人,溫家不是有適齡的小姐,傅家也有吧?"
"我們溫家不行,堂伯父他們不會把女兒送進宮裡。"
溫言柒搖頭,"你們也知道,我們溫家不納妾,子嗣不多,長輩又怎麼會捨得把女兒送進宮裡。"
"傅家呢?",安清夜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你那個親妹妹,之前不是還讓你送進宮?"
傅休辭的面色不好,傅嘉吟一直打著進宮的心思,但他並未同意。
"你不同意也沒有用,攝政王給出的名單裡,就有她。"
安清夜見他驚訝,就說,"我姑母說的,而且,她的名字就排在第三位,第一位若是拒絕了,但第三位,陛下就難以拒絕,攝政王這是非要把她送進宮了。"
話落,便問,"你的母親,為什麼能和攝政王合謀?"
傅休辭聽著,面容不太好,見他們都看過來,就說。
"攝政王夫人的娘家侄女,之前來過邯城,在月心樓學過刺繡,這是母親和攝政王唯一有的牽連。"
"傅大夫人真是不簡單,竟然在那時,就和攝政王有了聯繫,那這些年,也不知道他們合謀了哪些事情,這對於你們傅家而言,並不是好事。"
安清夜擰了擰眉,就看向傅休辭說,"陛下若是納妃,你這個妹妹必然進宮,而且有攝政王在,她必然能封妃,能被攝政王選中,她必然也聰慧,那在宮裡,可不會生存不下去,你要小心。"
聽著三個必要。
傅休辭揉了揉眉心,也不可否認,傅嘉吟確實很聰明,且恨他。
如果有朝一日,她能手握權力,必然殺他。
不過,母親這是想做什麼,一個女兒有齊王子嗣,一個女兒要進宮,就不怕事情敗露,傅嘉吟慘死宮中?
還是說,他們有什麼後招?
"陛下都要選妃了,雖然你們兩家不出幾位小姐,但這宮裡總要有我們的人。"
安清夜想了想,還是和他們壓低聲音說,"我們誰也不知道陛下,會不會沉迷女色,而且這後宮妃子多了,必然影響朝政。"
"姑母雖然是太後,但這有了妃嬪,這後宮之權,也要讓出去。我們得推薦一位聰慧的女子進宮,相助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