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都不會錯過
白屹洵見白老大和姜氏懊惱,卻是笑著搖頭,綿綿的滿歲宴會,他早就有打算。
"一直沒有跟阿爹阿娘提,就是想等會試過了,再辦滿歲宴。因為會試之前,大家都要準備考試,我也是。那還不如考完了,再熱鬧辦一場。"
"也對!"
白老大聽著,也點頭贊同,他們來京城就是趕考的,一直擔心著考試,還真就忘記了綿綿滿歲宴的事情。
不過二郎記著就好,要是他們都忘記了綿綿的滿歲宴會,那就太對不住綿綿了。
"不僅僅是科舉,還有阿爺他們,綿綿的滿歲宴會,阿爺和阿奶他們怎麼能缺席呢。"
蘇棠梨也笑著說,"咱們一家人都得整整齊齊的,所以我和夫君就打算,等阿爺他們來了京城,在我們自己的宅子,辦一場熱鬧的滿歲宴。"
"好!"
姜氏也高興點頭,抱著已經一歲的綿綿,就說,"你阿爺他們已經從京城出發,算著日子,四月份之前是可以到的。阿公他們是跟著慶王府一起來的,那三月份左右的時候,能到京城。"
話落,就數著日子說,"那我們就把日子定在四月份,這個日子,大家都能到京城。"
說著,又看向蘇棠梨說,"老侯爺呢,可能從邊疆趕回來?"
"能!"
蘇棠梨欣喜說,"二哥哥前幾天還說,祖父打了勝仗,陛下要賞封祖父,還有鄭公子,剛好陛下的生辰要到了,那祖父四月份之前,也是可以到京城的。"
"這就好!"
姜氏更是高興了,"老侯爺缺席了綿綿的滿月宴會,這一次能參加,老侯爺肯定很高興。"
"嗯,我待會兒回去,就給祖父寫信,說綿綿滿歲宴的事情。"
蘇棠梨說著,回去了也沒有耽擱,當即就給老侯爺,還有傅三爺他們都送了信。
傅禹之也考了會試,在書上,他可是中了進士,那讓傅三爺他們來京城,剛好可以慶祝慶祝。
而且傅淩之也要在京城生產的,那傅二太太他們更要來京城了。
等寫好了信,次日大家在酒樓聚會的時候,也和池暮歸他們說了滿歲宴會的事情。
"這好啊!"
池暮歸欣喜道,"算著日子,綿綿早過了一歲,是要辦個滿歲宴,咱們一起給綿綿過生辰。"
"對,現在大家都在京城,那就辦個盛大的宴會。"
黎百川也高興著說,"四月份左右,大家即便被授官外任,也不會急著離開京城,那都不會錯過滿歲宴。"
"對,我贊同。"
舒鳴溪也笑著說,"而且躍淵也會來京城的,這次回來,他可是有軍功在身,當的將軍,絕對沒有問題,"
"對啊,躍淵要來京城了。",趙陸行聽著,就高興道,"躍淵是鄭家的嫡長子,隻要有軍功,他的官要比尋常人升得快,起碼能當個將軍!"
韓大同就笑著說,"那下次見面,咱們可要喊他鄭將軍了。"
"雖然當武將很辛苦,但對於躍淵而言,這條路,也是他必須要走的。",舒鳴溪真的很為他感到高興,"不過若他能參加科舉,考個進士,絕對不在話下,的文官,肯定也是能當了。"
池暮歸聽著,就笑著說,"的軍官可要文官的分量重,因為有兵權了。"
"這倒是的。",韓大同點頭,也為鄭躍淵高興,"他一個勛貴子弟,敢去戰場上謀軍功,這份勇氣,也值得人敬佩。"
許平旺也是讚歎道,"換做我是不敢的,我情願坐在學堂讀書,也不想上戰場。"
聽著他們的話,晏筠硯輕輕擰眉,她倒是更想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起碼面對的大多數都是敵人。
但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上,根本分不清敵我。
"將軍也好,文臣也罷。",蘇棠梨笑著說,"所維護的,接是黎民百姓,皆是大周的疆土,所以無論是在戰場,還是在朝堂,處境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樣是容易的。"
池暮歸聽著,細細琢磨,點頭贊同說,"也對啊,隻是一個見皿,一個不見皿。"
"好了,我們不提這些了,難得大家高興,咱們今天就大吃大喝就對了。"
韓大同見他們又說起了朝堂了,當即就舉杯說,"京城的好吃好玩,咱們一樣都沒有嘗過,這些日子,可要暢快地玩一場。"
"對對對,咱們還是說玩樂吧!"篳趣閣
許平旺很是贊同,就看著他們說,"暮歸和百川,你們之前可都住著在京城,那就由你給我們領路,帶著我們出去遊玩了。"
"好啊!"
池暮歸當即笑著點頭,看向他們說,"京城的酒樓,茶館,樂坊,還有一個蹴鞠館,大寒天,還有滑冰場...."
聽著一連串的好玩的,蘇棠梨就笑著說,"那我們就一一都玩著。"
其他人皆贊同,且說完就玩,傅淩之,傅月出,還有傅雲落,鄭嬌嬌,也跟著一起了。
這樣她們四個女子在一起,也方便一些。
"京城好玩的可真是多。"
蘇棠梨累著靠在椅子上,看著台上的舞曲,就看向白屹洵說,"明天是不是要放榜了?"
"嗯。"
白屹洵點頭,給蘇棠梨倒了一杯茶,就笑著說,"安心,我不會落榜的。"
"嗯,夫君這麼出色,怎麼會落榜。"
蘇棠梨喝著茶,一點也不擔心,因為考完了,又是陛下親自盯著的會試,怎麼會有出錯的?
就等著明天的放榜了。
"掛緊張的。"
白遷捂著蹦跳著的心,看向白屹洵說,"即便不落榜,我一介布衣,也隻能從六品縣令開始做起,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當京官。"
"是啊,誰不想在京城為官。",許平旺看著台上的歌舞,這可真不是望城能比的。
但白屹洵和池暮歸他們幾人,是定然能留在京城,他們就不一定了。
但瞧著晏筠硯似乎一點也不憂慮,就問,"晏大郎無論什麼時候,都很淡定啊。"
晏筠硯聽著,隻是說,"我雖然不擅長讀書,但為官之道,我很懂,所以,我來了京城,就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