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他們更像親兄妹
蔓荊紫?
傅華容先是頓了一下,詫異地看向傅嘉吟,怎麼好好的,提起蔓荊紫。
先見蔓荊紫一面再說,有些事情,我要查清楚。
傅嘉吟並非多說,等她先摸清楚蘇棠梨的身份,這個鄉下來的妹妹,絕對不簡單。
遠不止她查到的這些,對了,她記得,有線報說,傅休辭可是帶著蘇棠梨去池家做客過。
池昭昭可是愛慕二哥哥,上回來傅家做客的時候,她就看出來了。
那二哥哥對棠梨這般愛護,池昭昭還不得找蘇棠梨的麻煩。
一個人的本事,不就是在麻煩中顯露出來的?
所以池昭昭肯定對蘇棠梨有更多的了解,那她就要寫封信給池昭昭。
心中想著,忽然聽著一聲少主,頓了一下,果然是見傅休辭穿著華服走來。
這還是特意盛裝打扮過了,他果然是在意這個鄉下來的堂妹,遠勝過她們嫡親的妹妹。
有這個感受的,還有傅華容,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是嫉妒,還是僅僅的厭惡。
哼,不得不說,這個鄉下粗野女子的手段,還是很厲害的,這才多久,就讓傅休辭如此真心待她。
說著,就見傅休辭和蘇棠梨站在一起,看著他們的臉,嘲諷道,也是,這麼一瞧,可不是兄妹,可比我們兩個嫡親的妹妹,更像是親兄妹。
傅嘉吟聽著,隻是輕輕蹙眉,也並未太在意,原本她也沒有想要傅休辭的兄妹情。
既然不想要,那他給誰,她又怎麼會在意?
便就這樣靜靜地站著,看他們兄妹情深,祖孫情深,再是夫妻情深,耳邊還聽著傅華容的譏諷。
一場隆重的認祖歸宗,也就這樣結束,他們是這樣散了,但蘇棠梨他們那邊卻不是。
可是累壞了?
傅休辭瞧著蘇棠梨的額頭上還有汗水,就和她說,認親並非小事,所以這禮也就重了些。
白屹洵是見蘇棠梨走路的姿勢不對,就伸手扶著她的胳膊,溫聲說,剛剛跪了小半個時辰,回去敷敷膝蓋。
沒事,我也就跪安上香而已。,蘇棠梨笑著搖頭,就是聽著祖訓,聽了大半個時辰,確實是有些累。
不過也沒有這麼嬌貴啦,但餓是真的。
這不,早過了午膳的時辰,可她還沒有吃過午膳呢。
走吧,咱們用膳去。,傅休辭頓時笑著說,去你們的竹園瞧瞧。
蘇棠梨笑著點頭,卻是回頭看了一眼在和族老們說話的老侯爺,一旁還站著老夫人。
隻是輕輕擰眉,知道老侯爺是要和這些族老們一起用膳了。
就和傅休辭,白屹洵一起朝著竹園去,剛剛走進去,入目就是青翠的竹子,竹子上還養著鳥兒,嘰嘰喳喳的,反而十分悅耳。
再走進去,就是碧池,裡面養著半池子的錦鯉,蘇棠梨哇了一聲,瞧著碧池裡紅彤彤的小錦鯉,很是喜歡。
再擡頭看著小花園,種六色的花草,還有一個不小的梅林,一旁還有小噴池,再者就是華美的房屋。
蘇棠梨再哇了兩聲,難怪老侯爺說把這個院子給她,其他人都不捨得,這院子果然是好啊。
這個院子,離我的院子不算遠,從這裡繞個長走廊,再朝著後花園往前走,就是我的院子。
傅休辭見確實有下人在收拾院子,就帶著蘇棠梨和白屹洵繞著院子走了一圈,才跟著他們介紹。
同我的院子差不多大小,有一個主院子,總共有二十三間屋子,左右圍著兩個小院子,這是下人住的。
蘇棠梨瞧著這麼大的院子,再感嘆了一聲,推開主卧室,一眼看去,有四個大窗戶,都放著花盆,有海棠花和牡丹。
再是楠木桌椅,桌面上還放著冒著熱氣的茶壺,和四碟子點心,再是瓜果。
一旁就是架子,上面擺放著花盆瓷器,再往後就是書架,放著滿滿的書,旁邊就是書案,擺放著整整齊齊的筆墨紙硯。
再往裡面走,就是屏風,上面綉著金絲孔雀,蘇棠梨一眼就被吸引了目光,讚歎了幾聲。
隨後走進去,掀開珠簾,就是一張大床,床褥都整理得乾淨整潔。
從回來到現在,差不多是一個半時辰,卻是能把這個院子,打理得這般漂亮,看來老侯爺的威望果然是高。
現在都不敢怠慢他們了。
如何,這個院子,你們可喜歡,還需要什麼東西,我讓人去安排?
蘇棠梨再打量著屋子,目光落在牆面上的兩幅畫,一幅這是書法,一幅是山水畫。
一眼瞧著,就知道是上等佳品。
便笑著看向傅休辭說。這個院子,我很是喜歡,也沒有什麼缺少的,就是不知道這個院子裡的人,哥哥如何安排的?
這個倒是....
傅休辭想了想,看向蘇棠梨和白屹洵說,要不,我差人去牙行,你們挑幾個丫鬟婆子?
不用。
蘇棠梨不假思索搖頭,坐下來,吃著桂花糕,笑著看向傅休辭說,我跟夫君在這裡住不了一個月的,這些丫鬟婆子買來了,我們也帶不走的,所以沒有必要培養自己人。
話落,接過白屹洵倒的茶,喝了一口,見傅休辭在靜思,便說出自己的打算,所以,這個院子的人,隻要是哥哥的人就好。
畢竟,哥哥的人,也是我們的人嘛,所以待會兒哥哥有空,就把自己的人撥到竹園來,這個院子就交給他們來打理。
傅休辭聽著,看向白屹洵問,二郎,你的意思呢?我是覺得,你們在傅家,還是要有自己的人,那麼首先就從院子裡的人開始培養起,這是一個好機會。
聞言,白屹洵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想了一會兒,才說,兄長言之有理,我們是要培養自己的人,這也是擴大勢力的一個法子。
話落,他看向蘇棠梨,分析說,如果讓兄長派人過來,那也是從兄長的身邊派人過來,那兄長身邊的人數不就沒有變化。
可我們自己再培養人,就不同了,即便我們離開了,也有兄長管著他們,這個院子的人,也就是兄長的人。
所以,與其讓兄長的人,成為這個院子的人,不如,讓這個院子的人,變成兄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