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亂世之逃荒種田大糧商

第926章 報應來了

  

  二六子也是那麼一說,他知道這地是大當家租的別人家的。

  但一年能有那麼大塊的好地種,他已經很滿足了,以後也一定會把那些沒人要的鹹苦地也種成良田。

  周果騎著馬在這二千畝地上來來回迴轉了幾圈,許是管的好,這些麥子瞧著也不比她手裡的種差多少,反正比一般的麥種要好多了,完全也可以當作新種賣出去。

  這王家捂的可真緊,隻是這樣的好東西為什麼要緊緊把著,放出來大家一起種不是更好麼?

  她在莊子上住了兩天,就走了,去了其他的莊子。

  第二茬鹼蒿子已經有半尺高了,地裡的鹽層這幾個月來下降了至少三成。

  周果喜道:「要照這樣下去,明年開春這塊地肯定也不會比松縣的那塊差,會更好也說不定,明年這塊地也能有一個不錯的收成了。」

  副莊頭喜得雙手直搓,能得到東家的認可比什麼都重要。

  周果道:「你乾的不錯,隻是這草種還多不多?」

  她還記著要給姚大人勻的,這老頭就隻差跪下來求她了。

  「有,還有很多很多。」

  周果道:「這樣,你勻一半出來,幾天後我讓人過來拉。」

  莊頭應是,也沒問這些草籽要運到哪裡去。

  她在幾塊地裡都轉了轉,治理的都還算不錯,明年開春就能種糧食了。

  隻是一時能不能找到這麼多種地的人還是未知數,現在人手夠是因為種的都是草籽,撒上去就差不多了。

  等開春精耕細作,也不知道人手夠不夠用?

  隻能等收糧食的時候下去各個村摸底了。

  待懷陽康安幾處都去過了,離秋收也隻剩下差不多一個月的功夫。

  吳江那頭來信,現在南河人少,幾個莊子上勉強能找到人手,幾塊地就沒法子了,人手畜力都不夠。

  最關鍵的是錢不多了,就算是買牲口也沒那麼多錢。

  長工短工的總要給錢再不濟給口吃的,但他們現在錢也沒有,糧食也沒了……

  周果把手裡的信來回看了三四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這不,步子邁的太大,報應來了。

  盤下那麼大的家業有什麼用,眼睜睜瞧著它們荒廢爛掉?

  問虎子,「上個月才盤完半年的賬,現在賬面上能動的有多少銀錢?」

  所有的鋪子都是半年盤一次賬,銀錢半年入一次庫。

  虎子道:「所有的鋪子加起來能動的有二十五萬兩,本來有三十二萬兩,但賬面上總還得留下一些活錢,不然鋪子就轉不動了。」

  這是手裡所有的鋪子半年加起來的銀錢,看似多,但是攤到每個鋪子頭上,也沒多少。

  周果沉吟道:「你給吳江那裡捎去一半,另外再讓下面的糧鋪留夠一個多月的糧食,剩下的都運去南河。」

  再過一個多月,秋收就開始了,那個時候就不缺糧了。

  虎子應是,退了下去。

  現在她的重心都在南河,南河現在人少啊,但願運糧的那二十多萬人運完了糧還能回到南河,不然人那麼少,生產怎麼轉的動?

  她本來還想著在秋收之前回一趟村的,但現在一想,還是不回了,等秋收後再回去也不遲。

  左右現在也沒事,她就下村了。

  去年種新麥子的那些村跟今年新種麥子的那些村,她都打算去看看。

  很多人都還記得她,見她來,就要帶她去地裡。

  「今年年成跟去年的差不多,我今年把我家所有的地都種上了新糧種,一共九畝地,我估摸著一畝地能收三石六鬥,肥地甚至能收四石!這可比往年的收成多多了!」說話之人興奮的不行,九畝地算起來能比往年多收好幾石。

  交了稅還了肥後,一家人再也不用餓肚子,要是不往外賣的話,甚至都不用吃糠了!

  在加上自個養的雞鴨,再做些短工,賺些餘錢,一家人的好日子這不就來了!

  一年到頭還能給媳婦孩子扯幾尺布做兩身新衣裳,時不時還能吃些肉,這在他們心裡,就是天大的好日子了。

  越臨近秋收,大家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整個村都喜氣洋洋的。

  周果笑道:「那恭喜老伯了,今年豐收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說起這個,老農更加高興,「肥年肥年,去年過年我們家裡殺了隻雞,今年過年準備再殺隻雞,再去割幾斤肉,買一條魚,買幾塊豆腐,我那婆子還說要買個豬頭,祭祖宗!」

  臉上的笑容就沒下來過,這還沒秋收,過年的菜式都已經想好了。

  想是一家人已經商量了很多遍了。

  周果看笑了,想當初還在逃難路上,那個時候成日裡光喝稀粥,吃菜根,肚裡一點油水都沒有。

  一家人歇下來的時候肚子總是咕嚕嚕的叫。

  他們就開始暢想以後安定下來,首先要吃的是什麼,大肥肉,燉魚塊,肘子豬蹄,燒雞……

  儘是些大魚大肉。

  這老伯跟他們當初一模一樣。

  旁邊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周東家,你也上我們那地看看去吧,今年收成也好,我們家就七畝地,當然人少,就一家四口,你看看去?」

  「還有我們的,周東家,你也上我們地裡看看去吧,看看我們家那麥子長得是不是好,還能不能再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萬幸還不敢上來拉扯,不然周果要被扯成一塊塊的了。

  她大聲道:「好好好,老伯,大叔不要急,我會一家家去看的,既然來了我肯定是都要看的。」

  這個村雖然也不是家家的麥子都長得那麼好,但都不差。

  有那懶的,最不濟一畝地也能收到差不多兩石七八的樣子,當然,得這中間不出差錯才好。

  一家家看過去,她還跟他們交流種地的心得技術,這樣一來,雙方都收穫頗豐。

  有人拍著大腿道:「誒呀,沒成想東家小小年紀,竟然那麼會種地。」

  一老頭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周東家可是種地的能手,去年我就從她那裡學到了很多種地的巧法,你們看我今年的那地,同樣的種子,每畝地能比去年多收兩三鬥!」

  像他們這樣的老莊家把式,平日裡最自豪的莫過於家裡的幾畝地了。

  每年收成都比比人要好。

  自覺種了一輩子地,比誰都會種。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