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第一鳳女

第一卷 第808章 帝王的遺書

第一鳳女 十二妖 4095 2025-06-23 14:11

  丁家主支尚且難以立足,将“紅案秋白”當出去維持生計,旁支更是窮。

  然而丁家族中并非無人才,實在是……長偏了。

  男子皆平庸,反倒是出了好幾個文采斐然、才情橫溢的女子。然而女子均遭打壓,終嫁為人婦,困于後宅,再無出頭之日。

  甚至到後來,丁家不許女子習字研文,認為是女子壞了風水才長偏。

  明德帝聽到這裡,心裡暗罵了一句:人笨怪刀鈍!

  齊公公聽得直翻白眼,心裡也暗罵了一句:拉不出屎怪茅坑!

  晏星辰哽咽道:“罪臣自幼偷習詩文,東躲西藏,終為家父所察。家父不僅請出家法,将罪臣鞭笞至體無完膚,更将罪臣許配給當地一纨绔子弟。罪臣不堪受辱,于成親前夜離家出走,隐姓埋名。後得遇恩師,即仲夏書院山長張基瑞先生。”

  仲夏書院山長張基瑞,一生緻力于教育,桃李滿天下。其學識淵博,德行高潔,深受學子敬仰。

  張先生愛才,見其雖為女子,卻心懷壯志,才華出衆,遂為其取名“晏星辰”。

  晏,取自丁詠雁之“雁”字諧音,暗喻其如雁南飛,志向高遠;星辰,意為亮光,喻其才華如星辰璀璨,照亮四方。

  張先生為她僞造了身份,讓她在仲夏書院女扮男裝學習,繼而參加科考,鑽了鬥試的空子。

  晏星辰是仲夏書院那一屆唯一殺入鬥試的學子,且以優異的成績,成為當年金銮試第四名。

  若不是那屆鬥試神仙打架,出了肖長樂,又出了時雲起,以晏星辰的實力能進前三。

  上一世,她就是繼陸桑榆和顧柏年之後的第三名。

  張先生惜才如命,不忍見到這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埋沒于世。他冒着欺君之罪、殺身之險,也要把她推入仕途,為朝廷效力。

  蓋因晏星辰不僅詩文卓絕,更兼對時事的洞察與敏銳,實在是朝廷所需的棟梁之才。

  晏星辰匍匐于地,含淚叩首:“罪臣不敢妄求吾皇寬宥,唯願竭盡己力,書盡北翼風土人文,大好河山。秉筆直書忠臣良将,使之流芳百世。更願獨擔欺君之罪,懇請吾皇體恤罪臣的恩師,莫因罪臣之過而累及于他。”

  明德帝看着面前一臉堅毅的臣子,心道天下人若皆如她這般堅忍不拔,何愁國不興、民不安?

  他若是教谕,也會忍不住想要推她一把。

  但無規矩不成方圓,沉聲道,“朕準你以戴罪之身随朕出征,降至七品官階,恢複女兒身。”

  其實朝廷上下本就對女官的看法褒貶不一,議論紛紛。

  淩雲夫人官拜兵部郎中就算了,當時馬球賽上所有人都極度熱皿,沒人對此有異議。

  後來安國夫人入太醫院任中院判一職也算了,畢竟人家研制出福壽膏的解藥,利國利民。

  可那第三個女官……又是哪裡冒出來的啊?據說以前還隻是海晏公主身邊的一個婢女,鬥大字不識一升,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史上第三個女官。

  本來大家就不服,尤其聽說此女還要随軍出征,就覺得她去能做什麼?不就是離不得剛成親的丈夫麼?

  閑言碎語起來的時候,申院使第一個不樂意:“什麼叫搖身一變?那是本官教出來的徒弟!”

  安國夫人也不樂意,“什麼叫搖身一變!那也是本官的徒弟!對了,人家還是孟娘子的徒弟。以後啊,她的成就将遠超于我。”

  為了平息議論,太醫院舉行了傷口包紮的比賽。

  而鐘西月很争氣,赢了除丈夫康塵硯以外的所有人。無論是傷口包紮速度,還是處理後的效果,都遠超衆人。

  所以她不是去拖後腿的,是真的要去幹活的。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的時候,次日朝廷又震蕩了一下,平地驚雷起:晏大人是女子!

  這是第四個女官了!

  不,以她進朝廷的日子來算的話,晏大人其實才是北翼史上真正的第一個女官。

  百官上下都麻了!尤其男子心有隐憂,就覺得長此下去,女子們恐怕都不會安于後宅。

  不過晏大人降職了。原先是五品官員,如今降至七品。但誰都知道,明德帝輕拿輕放,擺明了要保晏星辰。

  對于外間的紛紛擾擾,明德帝充耳不聞。

  當他第四次翻閱《北翼山河記》中部手稿時,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傍晚,起風了。

  太子被召觐見。

  父子兩人一起用了晚膳,還逛了會園子。一路讨論着出征事宜,相談甚歡。

  太子仍不甘心,上前一步,拱手懇切道:“父皇,兒臣始終以為,此次出征當由兒臣領兵,方不負父皇多年教誨。”

  明德帝并未立即駁斥,隻是負手而立,目光深遠,“朕年少時,亦曾有一夢,夢想身披铠甲,手持長戟,挂帥出征,馳騁沙場,為我朝開疆拓土,立不世之功。”

  太子聞言,神色一凜,低聲道:“父皇雄才大略,兒臣望塵莫及。隻是父皇身系天下,豈可輕動?兒臣願代父皇出征,以全父皇昔日之志。”

  明德帝擺擺手,不再多言,轉身領着太子步入禦書房。

  夜色如墨,燭火搖曳,映照出滿室書香與威嚴。

  明德帝坐于龍案之後,目光沉靜。片刻後,他徐啟匣屜,從裡面取出一卷明黃色诏書,輕輕置于案上。

  太子見狀,心中一震,隐隐猜到幾分,卻不敢多言。隻是垂手而立,靜候父皇開口。

  明德帝擡眸,目光深邃:“此乃傳位诏書,朕剛拟好。召你前來,便是要與你細說此事。”

  太子聞言,連忙跪下,“父皇春秋鼎盛,何須急于此事?兒臣年少,恐難當大任,還請父皇三思。”

  明德帝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你雖年少,卻已顯仁德之姿,朕心甚慰。今日将此诏書交予你,并非即刻傳位,而是望你以勤勉修德,早日擔起江山之重。當然,這也算是朕的遺書。他日若朕有不測,你需即刻繼位,穩住朝局,不可有半分遲疑。”

  将軍出征前,都會寫下遺書,以備不測。此乃軍中舊例,亦是将士們對家國的最後一份牽挂。

  而一代帝王出征前留下的遺書,便是傳位诏書,如此朝堂方能不亂。

  而另一封遺書,他不敢給出去,怕挨罵……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