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增商田賦
穆芸放下話本,這兩人鬼鬼祟祟不知在做什麼?她近來與李珩常會面,聽從李珩的所有提議:
「立馬先將消息送給睿王殿下」
霜降:「是,娘子」隨後離開。
一旁的秋雨小聲道:「三娘子,不知老夫人何時歸家?」
穆芸陰沉著臉:「穆錦安每日忙於公務,她不知,我寫信給祖母,盡述思念之情,祖母和二叔一家很快便能回來」
秋雨:「他們可不是好纏的主」
穆芸:「二叔母年輕時與榮德公主不合,她心性陰狠,挑撥她們,讓她去對付穆錦安,我在暗中動手」
「祖母不喜公主,偏疼於我,待祖母回來為我做主,儘早放阿娘出來」
「這還得感謝睿王殿下的提點」
睿王府己鄉閣傳來男人粗獷的聲音:
「你們這盛國的煎茶一點也不好喝,還是我們草原的奶茶好喝」
屋內燭光昏暗,天氣悶熱,葛絳斜倚於那把朱紅交椅上,深邃幽深的眼眸像一隻狼看著自己的獵物。
李珩盤腿坐於案牘之前,翻看著這些奏摺,這些本該出現在明帝眼前的奏摺。
見李珩不應聲,葛絳有些不悅:
「這些奏摺有什麼好看的?」
李珩回應:「此中有天下,有未來,也有她」
「啪」的一聲。
那隻茶盞摔碎在地,滾燙的茶水冒著熱氣。
葛絳火氣直達心口。
憤怒指責:「你是不是愛上那個女人?」
李珩今日似乎硬氣幾分,無視他的怒氣:
「與你無關」
葛絳健步如飛衝過來,強有力的手臂將李珩一把拎起來,他的背被狠狠撞擊在案牘上。
疼的他大叫一聲「啊..」
葛絳將他摔在案牘之上,正視著李珩。
葛絳怒視:「你想要天下,想要那個女人,野心太大」
李珩餘光掃視到暗室,瘋笑一聲:
「天下?哈哈哈,天下..有何意,我要的比這有趣多了」
葛絳眼眸漆黑,掐著他的脖頸:「小皇子,你一直在利用本王?」
李珩唇線微抿,冷哼一聲:
「是又如何?我們不過各取所需」
葛絳怒火中天:「從前卑躬屈膝,討本王歡心,都是假的?」
李珩冷淡道:「身不由己」
葛絳有些譏諷:「哈哈,好一個身不由己.」
葛絳掐住他的脖頸,踹了他一腳:
「還記得篝火帳篷之外,第一次見你,你也是這樣被一群人欺負?是本王救了你」
「如今忘恩負義?」
他的背部撞擊在案牘上,那些傷口再一次撕裂。
痛到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淚珠像掉了線的珍珠。
葛絳見他兇膛的傷口撕裂,鮮皿一滴滴滑落。
「傷口裂開了」
李珩撐著一絲力氣站起身來,眉宇一股煞氣,雙眸陰鷙,怒吼道:
「滾出去」
葛絳指著他,一腳踹翻案牘,摔碎茶盞:
「小皇子若敢背棄本王,不出一日,消息就會傳遍長安城」
「記得金礦之事」
葛絳轉身離開,屋門「砰」的一聲,響徹王府。
蟬鳴聲刺耳,聲聲傳入屋內,令人煩躁不已,李珩臉頰上的淚痕未乾,白皙山峰的鼻尖上絲絲紅腫。
「咯吱」一聲,屋門被輕推開,李珩回眸望去,策安沉著肩膀,低著頭緩緩走近他。
他輕聲道:「王爺,穆三娘子送來消息,您猜的果然沒錯,隻要穆二娘子身體不適疼痛之時,南宮禦就會出現」
李珩垂下眼眸,雙眸微凜,他的指尖拂過傷口,手上沾滿自己的皿,詭異笑道:
「難道這世上有什麼藥物,可控制一人承受他人之痛?」
策安小聲道:「在下生在苗疆,五歲之時曾見過族長為人種蠱,聽說有些蠱可控制人心」
李珩用手帕擦拭著手中的皿:「明日去找些有關的書籍」
策安:「是」
策安彎下背來,稟報著:
「我們人在南宮家船隻已做好手腳,又聯繫周家,讓他們動手」
「梁王還是心存仁慈,並沒有找周家,周家可是南宮的宿敵」
李珩半敞著衣衫,身體微倚於床榻。
南宮家世代毒醫,有先帝蒼龍劍相護,南宮老家主這個官是可做可不做,悠閑安逸。
南宮家又擅兵器鍛造,官商四通,富可敵國,在江南一帶與夏侯、段、江三氏相互扶持,南宮為首。
「南宮禦此人行事詭異,功法高深,沒那麼好動」
「周家本就對他不滿,與我們有何幹係」
「南宮禦離開後,隻剩下穆錦安一人,本王便可安心動手」
策安將燭台拿的更近了些,看著那些傷口,眼眸泛上一層蓮霧:
「王爺,讓在下為您包紮,好嗎?」
李珩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傷口,將藥瓶遞給策安,策安放下燭台。
微靠近李珩,輕輕將葯敷在紅腫的傷口上,還有幾道傷口已經化膿,他的手有些抖,嘴角癟起,忍不住哭起來。
李珩側過臉去:「隻有弱者才會哭泣,隻是些傷口,都疼了那麼久,現下好多了,有什麼好哭的?」
策安吞聲忍淚,指尖顫抖,將細布纏繞於他的兇膛肩背,小心翼翼:
「是,王爺,若那葛絳王子...在下願.」
李珩轉過臉來看著他,厲聲道:
「胡說什麼?你好好待在本王身邊,少出現在他眼前」
策安小聲抽泣著,眼淚婆娑:「是,王爺」
李珩轉眼望去,吩咐著:
「去將那些奏摺歸類好,本王再閱片刻」
策安:「王爺,天色已晚,安歇..」
李珩生氣瞪了他一眼,打斷他的話:
「如今你也管起本王?」
策安低著頭:
「在下不敢」
李珩並沒有發火,嘟囔一句:
「還不快去」
策安連忙收拾整理好,又多點了幾盞燈,李珩坐在案牘前,翻閱著厚厚一摞奏摺。
現下彈劾沈煜中買賣官職,盤剝百姓,壓榨商戶的奏摺越來越多,這些奏摺被私下攔截在這裡。
就連廢太子妃兄長江垚上奏訴冤,請明帝徹查的奏章都在此處。
這些本該明帝,或是太子審閱的奏摺,高摞於李珩面前。
當初回盛國時,他送出的那些禮物也算是有一些回報,一人力量薄弱。
那便集眾人之力,各處安插自己人,區區奏摺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