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614章 投繯自盡(三更)

侯門醫妃有點毒 我吃元寶 5314 2025-06-21 11:21

  

  常恩得了消息,躬著,靜悄悄又迅速地回到文德帝邊。

  「啟稟陛下,庶民劉氏亡!」

  文德帝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常恩口中的庶民劉氏,說的是前朝陽長公主。

  「怎麼回事?」

  文德帝不太高興,他答應蕭太後會留朝陽一條命,結果轉眼人就死了。莫非是宗正寺的人陽奉違,暗中使壞,把人給弄死了?

  如果這樣,宗正寺也該好好查一查。

  常恩連忙說道:「聽說是投繯自盡。」

  「哦?」

  文德帝的語氣明顯輕快了兩分,卻又生出新的疑問,「投繯自盡嗎?朕印象裡,她是個極為要強的人,似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她兒孫還在外面流放,她竟然會選擇投繯自盡。此事查清楚了嗎?果真是自盡,不是有人害她?」

  常恩連忙解釋道:「陛下有令,要留著庶民劉氏的命,下面的人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違抗陛下的命令。另外,這是庶民劉氏的遺書,自盡無疑。」

  說完,常恩趕忙將遺書放在文德帝的面前。

  遺書早就經過數人檢查,沒有問題,確定是朝陽的筆跡。

  文德帝展開遺書,細細看了一遍。

  看完後,文德帝有些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臨死她還惦記著兒孫的安危,懇請朕寬容一二。」

  「陛下說的是。」常恩附和道。

  文德帝想了想,吩咐道:「將她厚葬,就葬入趙家祖墳。另外,等趙家人到了流放地,安排些輕省的活給他們。」

  常恩領命,一一記下。

  然後小心翼翼提醒文德帝,「陛下,太後娘娘那裡?」

  文德帝考慮了一下,「朕親自去說。」

  忙完了差事,文德帝啟程前往慈寧宮。

  蕭太後精神不太好。

  宗室出事,牽連幾百人。

  蕭太後年齡大了,喜歡念舊。最近這段時間,總想起過去的時光,其中就有朝陽,有被貶斥的兩位老王爺。

  想得多了,心難免有些傷感,故而精神不太好,飯也吃得少。

  「皇帝怎麼來了?」

  「朕聽說母後精神不濟,過來看看。」

  蕭太後眉眼帶著愁緒,「最近哀家總想起你父皇,想起你小的時候。哎,認識的人,一個個都見不到了。」

  文德帝一聽,輕咳一聲,「母後要是覺著寂寞,趁著天氣好,不如叫人進宮陪著說話。或是叫孩子們在面前逗趣。」

  蕭太後擺擺手,「再說吧。」顯然興緻不高。

  文德帝也沒什麼好辦法,他還惦記著正事。

  「有件事,朕要告訴母後。」

  「什麼事?」蕭太後語氣透著點虛弱。

  文德帝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朝陽姑母不在了。」

  蕭太後明顯愣了下,「不在了是什麼意思?」

  「就是死了。」

  蕭太後一聽,臉上的肌拉扯著,一個勁的跳動。眼神瞬間冷了下來,「莫非有人害了朝陽?」

  文德帝搖頭,「沒有人害她。她自己選擇了投繯自盡,這是她的遺書,母後請過目。」

  蕭太後的手有些顫抖地從文德帝手中接過遺書,一字一字看起來。

  看到最後,蕭太後落了淚。

  蕭太後心中哀傷,「體面了一輩子,沒想到竟然走上絕路。哀家對不起她啊。」

  文德帝微蹙眉頭,有些不高興,「母後千萬別這麼說。母後要是對不起她,朕豈不是該死。她觸犯國法,走到今天,也是她咎由自取。」

  蕭太後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擦掉眼淚,補救道:「剛才哀家失態了。你說的對,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她咎由自取。

  皇帝,哀家沒別的要求,唯有兩件事。一是厚葬她,好歹讓她走得體面些。二是對她的兒孫寬容些,好歹叫他們都好好活著。將來若有機會,希望他們還能回到京城。」

  文德帝很乾脆,「母後放心,朕已經交代下去,會厚葬她,也會寬待她的兒孫。隻要趙家人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好好改造,過個十年八年,朕會讓他們回到京城。」

  「好好好!」

  蕭太後神色激動,她也算對得起朝陽。

  「這封遺書,就放在哀家這裡吧。」

  文德帝卻搖頭,「不妥。這封遺書必須歸檔,還請母後見諒。」

  蕭太後嘆了一聲,將遺書還給了文德帝,「罷了。留著遺書,無非是睹物思人。哀家年齡大了,經不起這樣的事。哎,最近總想起過去,難不成哀家時無多了嗎?」

  「母後千萬別胡思亂想,朕有空會多來陪陪母後。」

  「皇帝有心了。」

  文德帝乾脆留在慈寧宮用了午膳,才離開。

  轉眼,文德帝在慈寧宮用午膳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後宮。

  裴皇後立馬醒悟到,最近有些忽略了蕭太後。

  「去花園剪些好看的花,用來插瓶。等會隨本宮前往慈寧宮看望太後。」

  裴皇後反應夠快。

  可是還是受到了文德帝的敲打。

  文德帝派人提點裴皇後,為皇後,忙著打理後宮內務的時候,也別忘了孝敬太後她老人家。

  太後寂寞,與其將心思花在後宮嬪妃上,不如多花花心思陪著太後說話解悶。

  裴皇後被敲打一通,心裡頭委屈得很,眼淚當場就下來了。

  「常公公,本宮的難處你是知道的。」

  常恩躬說道:「陛下也知道皇後的難處。隻是今兒太後他老人家提起時無多,陛下就著急了。請皇後體諒陛下的難處。」

  裴皇後擦掉眼淚,「本宮明白了。我正準備去慈寧宮陪母後說話,還特意叫人剪了鮮花插瓶,討個吉利。不光是今,以後每本宮都會去慈寧宮陪太後她老人家說話解悶。也時常帶孩子們過去。就怕小孩子鬧騰,吵著太後她老人家。」

  常恩笑了起來,「皇後娘娘有心了,陛下知道了一定十分高興。幾位小皇孫,倒是可得緊。想來太後也樂意幾位小黃孫陪在邊。」

  「本宮明白了。」

  等常恩走後,裴皇後收拾妥當,前往慈寧宮。

  她這邊一動,後宮嬪妃們全都動了起來。

  慈寧宮轉眼就鬧起來。

  隔個三兩天,裴皇後還將幾個小皇孫帶到慈寧宮刷一刷存在感,叫蕭太後高興高興。

  文德帝這邊,突然提拔了蕭侯爺,蕭太後的親侄兒。還在朝中提了蕭琴兒長兄的名字,說他是朝廷英才。好好培養,將來也是朝廷棟樑。

  這一舉動,釋放出非同一般的信號。

  文德帝是打算重用蕭家人嗎?

  那為何宮裡的蕭昭儀,隻得到一回賞賜,並無更多的體面?

  看來還是蕭太後的面子。

  裴皇後有些著急。

  忍不住派人將劉詔叫到宮裡說話。

  「你父皇提拔蕭侯爺,又是當著朝臣的面,給蕭家兒郎體面。朝堂上都說你父皇要重用蕭家,你就一點不著急?」

  劉詔是真不著急。

  「兒子的確不著急。父皇重要蕭家,母後應該高興啊。四弟妹可是蕭家人,蕭家體面,四弟也能多一份助力。」

  劉詔一本正經,說得像是真的似的。

  這番話聽起來沒問題,可是裴皇後心裡頭總不得勁。

  這不該是劉詔的風格。

  劉詔可不會這麼大方。

  她皺起眉頭,「你就沒點想法?」

  劉詔搖頭,「兒子並無想法。」

  裴皇後氣急敗壞,「陛下重用蕭家,裴家該怎麼辦?你隻記得你四弟妹是蕭家人,可別忘了,宮裡的蕭昭儀也是蕭家人。」

  劉詔聞言笑了起來,「區區一個蕭昭儀,母後竟然怕了她嗎?別說她沒生下皇子,就算真的生下皇子又如何。母後有我,有四弟,還有什麼可愁的。」

  裴皇後闆著臉,嚴肅地說道:「朝堂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蕭家得意,裴家自然就被襯托得暗淡無光。你別忘了,裴家可是你嫡親的母族。蕭家和你可是隔了一層。」

  劉詔低頭,譏諷一笑,不得不提醒裴皇後,「可是母後也別忘了,裴家已經有了魯侯。再去和蕭家爭,就不怕樹大招風,引起父皇的猜忌嗎?

  父皇可不是先帝,不會無條件信任魯侯。魯侯在西北,看似穩當,實則如履薄冰。

  母後真想讓裴家富貴百年,就聽兒子一句,別做多餘的事。別忘了,今年才是文德二年。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裴皇後咬牙,「你親舅舅那裡怎麼辦?難道要一直活在魯侯的影下嗎?」

  「母後放心,五舅舅的差事我已經安排好了,最多半個月,吏部就會有任命文書下來。」

  裴皇後轉怒為喜,「你給你親舅舅安排的什麼差事?」

  劉詔賣個關子,「到時候母後玖知道了。」

  裴皇後不太高興。和親娘賣關子,果然是和她離了心。

  不需半月,七八天之後,裴家五老爺的差事就下來了。任太僕寺少卿,正四品,妥妥的高升。

  與此同時,裴家小輩裴榮,劉詔過去的陪讀,進了大理寺。

  裴皇後得知消息,笑了起來。

  她和心腹文公公嘮叨:「老大看著面噁心惡,不近人,辦起事來卻格外妥帖。他給他親舅舅安排太僕寺少卿,這個位置好。事不多,又尊貴,還管著馬政。」

  文公公想提醒裴皇後,兵部插手馬政,太僕寺的權柄都快被兵部給蠶食殆盡。

  很明顯,劉詔對自家親舅舅不是很滿意,故此安排了一個看似體面,實則有些尷尬的位置。

  反倒是裴榮,不顯山不露水,就被提拔到要緊部門大理寺。很顯然,劉詔真正想重用的人是裴榮,而不是裴五老爺。

  然而,裴榮是裴家二房的人。

  文公公遲疑了一下,還是沒提醒裴皇後。

  裴皇後對朝廷的局勢不太了解,那就繼續糊塗著吧。

  糊塗著活,也好的。

  要不然裴皇後又得和大皇子下爭執。

  ……

  裴榮跑到王府找劉詔。

  「你怎麼把我安排進大理寺,那活我幹不了。」

  劉詔特別嫌棄地看著裴榮。

  他雙腳放在桌上,一點皇子的體面都沒有,就像個混子。

  「多少人想進大理寺還進不去,你竟然嫌棄。」

  裴榮忙解釋,「我不是嫌棄,我是擔心自己做不好,丟你的臉。當初我說了,實在不行,叫我去新民縣做個縣尉也行啊。」

  「新民縣縣尉是吏部的籮蔔坑,誰都搶不走,你也不行。你可知道,為了幫你進入大理寺,本下廢了多少心思?你若是不領,自己打斷自己的腿,滾出去吧。」

  裴榮一臉無語,「算了,算了。事已至此,我就試著好好乾。要是丟了人,被人彈劾,你可別怪我。」

  劉詔抄起案頭一本書籍,朝他扔去,「離著去大理寺報道還有幾天時間,還不知道抓緊補補功課。去了大理寺,你可別跟人說,你做過我的伴讀。」

  裴榮抓住飛來的書籍,嘿嘿一笑,「我偏要說,偏要丟你的臉。」

  劉詔大叫林書平,「林書平,把這個混蛋趕出去,本下不要看見他。」

  林書平樂呵呵的。

  裴榮一蹦三丈高,「我先忙去了,不用你趕。改明兒請你喝酒。」

  話音落下的時候,人已經在院門口,跑得飛快。

  可想而知,裴榮的求生,真的很強烈!

  林書平笑道:「榮少爺有顆赤子之心,沒枉費下幫他運作。」

  劉詔特嫌棄地說道:「若非為了他,本下何須同李侍中,哦,現在該改叫李中書令大人虛以為蛇。」

  大理寺的名額,是劉詔從李大人手中搶來的,特意留給裴榮。的確廢了不少心思。

  林書平說道:「下的任命也該下來了。」

  劉詔要去三省當差,首選中書省,其次門下省或是尚書省。

  當初他和李大人達成了協議。

  李大人高升,如今也該兌現當初的承諾。

  劉詔叫來錢富,「提醒李大人一聲,別忘了當初他答應本下的事。」

  「老奴明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