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73章 得償所願

   張朝朗在奶奶家待了一天,吃過晚飯,爺倆才回家。

   軒賀高興了,看見太奶奶和二嬸,又和妹妹玩了這麼長時間。

   “爸爸,下周你要是不忙,我們還來太奶奶家可以嗎?”

   “嗯,可以。”

   “爸爸,等我再大一點,你就娶媳婦吧,等我上二年級的時候。

   那時候,我就能做很多事情了,可以照顧好自己。

   即使你以後再生弟弟或妹妹,我也可以接受。”

   軒賀低着頭,說這些話,他還是有些難過。

   二年級了,他就是大孩子了,爸爸可以過自己的生活了。

   軒賀想通了,又擡起頭,看着爸爸,想笑,可是又笑不出來。

   張朝朗心裡酸酸的,他的兒子,太懂事了,懂事得令人心疼。

   “軒賀,爸爸不着急。如果遇到合适的人了,能讓你覺得舒服的阿姨,爸爸再考慮結婚的事情。

   以後,無論有沒有弟弟或妹妹,你都是爸爸最愛的孩子。”

   張朝朗心裡酸澀不已,他和任歡,還是傷害到了孩子。

   如果沒有奶奶和許笛,軒賀會變成什麼樣,他都不敢想象。

   爺倆開誠布公的說了心裡話,彼此都輕松了一些,至少張朝朗覺得松了一口氣,至于軒賀怎麼想的,隻有他自己知道。

   錢奶奶呢,聽完朝朗的話,心情也沒有太大的起伏。

   已經快三十歲的人了,事情輕重緩急,心裡都清楚明白。

   如果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誰說什麼也沒用。

   對于朝朗這個大孫子,錢奶奶感情有限,還不如軒賀這個重孫子的份量重。

   “奶奶,你說,大哥能做到他說的那樣嗎?”

   許笛聽了八卦,覺得不過瘾,還想和奶奶談論一下。

   “應該能做到,他快三十歲了,不是十七八的毛頭小子,覺得愛情是一切。

   他現在有孩子,最主要的是,他的事業。

   那個女人的情況那麼複雜,如果兩人走到一起,朝朗也就離退伍不遠了。

   小笛,男人,有時候比咱們看到的要現實得多。”

   錢奶奶活到這麼大歲數,見得多了,有啥看不明白的。

   許笛倒是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原因,她覺得,兩個人彼此的初戀,又因為外在的原因,沒能走到一起。

   如果按照偶像劇的套路,對于心目中的白月光,那就是一根長進心裡的刺,别人都碰不得嗎?

   沒想到,到張朝朗這裡居然意外了,難道,偶像劇都是騙人的?

   不是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嗎,這也太不靠譜了!

   張朝朗的事情,許笛也就感慨一下,暗自為軒賀慶幸,避免了情況複雜的後媽,還有比自己小一歲的繼弟。

   不然,他要面對異父異母的弟弟,同父異母的弟妹,太鬧心。

   七月過完了,八月,張朝陽沒有回來,但是,許笛的月事晚了。

   掰着手指頭算了一下,應該是懷上了,八九不離十了。

   上個月張朝陽回來,正好是她的排卵期。

   不過,時間還短,也才晚了幾天。許笛也怕是自己想的太多,影響了生理。

   又過了七八天,該來的親戚沒有來,許笛覺得十有八九了。

   沒有驗孕紙就是麻煩,許笛又等了兩天,到了休息日。

   早上沒吃飯,就去了附近的醫院,挂号看診。

   婦科的大夫開了單子,許笛去抽皿化驗了。

   結果要下午才能出來,許笛也沒在醫院等着,直接回家了。

   “小笛,怎麼樣,出結果了嗎?”

   錢奶奶知道許笛去醫院幹什麼去了,雖然不太理解,小笛為什麼這麼急,但是她尊重孩子們的選擇。

   “奶奶,結果下午才能出來,應該是懷上了,月事都過了半個月了。”

   “你也别着急,暖暖還小,早晚都會有的。”

   “嗯,我也不是着急,這不是想着朝陽現在回來的次數多了嗎,懷孕的幾率比較大。

   等他進修結束,沒準又走了,到時候,我要想懷孩子,還要千裡迢迢從北到南的去找他。”

   許笛想想都忍不住笑了,兩地分居的生活,這方面是真的有點不盡如人意。

   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對性事還處在害羞的時代,哪怕是有這方面的需求,也不會說出口。

   即便是和自己的丈夫,妻子,都不會表達出來。

   夫妻難得見面,不會直接表達彼此的思念,而是會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老人怎麼樣啊,孩子怎麼樣啊,其實,他們最想做的,應該是撲倒對方,做一次深入的交流。

   錢奶奶覺得小笛說的也有道理,畢竟,朝陽在家的時間真的不多。

   下午,許笛去了醫院,拿到化驗單,結果,如她所願了。

   現在是八月份,孩子明年五六月份出生,坐月子正好,不冷不熱的。

   許笛把化驗單自己揣兜裡,美滋滋的回家了。

   “奶奶,一個半月了,大夫說一切正常。”

   許笛一進屋,就揚了揚手裡的化驗單子,跟奶奶報喜。

   “健康就好,咱們不重男輕女,隻要孩子健康就好。”

   “嗯,我和朝陽也商量過了,就這一胎了,不管男孩女孩,兩個孩子足夠了。”

   許笛想着,兩個孩子,年紀相差的不多,她們做父母的,好好引導,讓兩個孩子感情融洽,相親相愛,以後有個伴。

   如果是女孩,兩姐妹可以無話不談,有心事了,可以相互傾訴。

   當然了,她和許梅的關系是個例外。

   兩個孩子從小不在一起長大,少了那份感情。

   許軍和她感情好,那是因為,許軍出生沒多久,她已經回城裡上學了。

   又因為和二叔家的孩子處的好,她自然而然的對許軍也很關注。

   感情都是處出來的,她和許軍,就是這樣的情況。

   “行,兩個孩子就不少了。

   孩子長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有的成才了,有的為害一方,那都是父母的問題。

   孩子不僅要生,還要教。”

   “奶奶說的有道理,孩子太多,真的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許笛知道,這時候的孩子,大多都是散養的。

   雙職工的家庭,孩子從小在托兒所,育紅班待着,上了小學,也沒有家長會接送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學的。

   大的孩子脖子上都有一把鑰匙,放學以後,直接回家。

   十來歲的孩子,基本都會生火熱飯,再不濟,也會去食堂打飯。

   這時代,工廠的工人,大多都是三班倒的,真的顧不上太多。

   能保證孩子吃飽不餓,衣服能不能及時清幹淨都不能保證。

   對于還是受精卵的孩子,許笛除了注意一點,不磕到碰到,其他的,暫時也不能做什麼。

   孩子的東西,有暖暖小時候用的,許笛都留着呢。

   當時許大嫂還管她要過暖暖的衣服,許笛沒有給。

   她有計劃要生二胎,孩子年歲也不會相差太大,暖暖的東西,當然要留着自己用。

   現在布票,棉花票,各種票都緊缺,再置辦一套這麼全乎的孩子用品,許笛覺得她做不到了。

   不想那麼多了,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好好養胎,争取順利的把孩子生下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