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28章 女孩子不能受委屈
因為齊梅香那刻在骨子裡的重男輕女。
隻是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元君瑤隻能自個兒放寬心不去計較。
而元君和拗不過這麼多人說,隻能答應去了,但他總不高興,也不知道是在不高興什麼。
元君瑤悄悄問過他,到底是怎麼了,因為什麼不想去,他也不願說,小屁孩實在是别扭的很。
傍晚,天涼快下來的時候,胡大爺等人才走,晚飯都沒吃,一人吃了幾碗仙草豆腐早就吃飽了。
工人們今日吃了冰鎮的,解暑降溫也是舒服的很。
齊梅香說明日做綠豆湯,還問元君瑤能不能再拿出冰裡,元君瑤自然是說可以,反正又不用什麼成本。
到了下午中午那冰融化的都差不多了,但是喝着冰水也舒服啊!
第二日一早,元君和被迫換上了新衣服,準備跟着元君瑤去鎮上。
元君玲一早就在廚房裡幫忙,時不時羨慕地往外瞧。
齊梅香正任勞任怨地做着早飯,一會工人們來了要用。
見元君玲心不在焉,無奈地搖了搖頭,隻得說道:“今日不用你幫忙了,跟着你姐姐和你弟弟玩去吧!”
元君玲眼前一亮,剛想放下手裡的菜刀,但想到自己身無分文,而且娘自己一個人要操持這麼一堆事情,便心軟地繼續切着菜。
“娘我不去,我還是留在家裡給你幫忙吧!”
齊梅香還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将手上的水珠在圍裙上擦幹淨,這才從兜裡摸出七八個銅闆遞給她,說道:“去吧,我叫了你二嬸來幫忙。”
元君玲緩緩擡眸看向她,遲疑着沒有接。
齊梅香不耐煩道:“趕緊的,我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呢,順便勸勸你弟弟,好好去上學。”
“哦。”元君玲接過銅闆跑出了廚房,臉上終于是露出了笑。
元君瑤揮舞着缰繩剛要走呢,就聽見了身後傳來元君玲激動的喊聲。
“姐姐等等我,我也去!”
姐弟三人踏上了去鎮上的路,早膳都沒吃。
元君玲笑吟吟地說道:“娘給了我七個銅闆,我等會要買肉包子吃!”
元君和興緻缺缺地望着窗外,似乎心情還是不太好。
“你到底是怎麼了?去上學還不好嗎?你知不知道這多令人羨慕!”
元君和不說話。
元君玲也不搭理他了,隻反複地數着自己手裡的幾個銅闆。
到了鎮上,元君瑤照舊來到了蔡老闆的包子攤前。
隻是今日蔡老闆居然不在,這倒是稀奇了。
元君瑤好奇地詢問旁邊賣炊餅的老人。
“老伯,蔡老闆今日沒出攤嗎?”
老伯歎息道:“他小兒子又犯病了,求醫去了,已經四五天沒出攤了。”
元君瑤想起上次蔡老闆說過,他兒子好像是早産,天生體虛患有心疾,要用好藥材溫補着。
眼下他不在,她也隻能帶着兩人去别處吃早餐。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别處的肉包子馄饨就是沒有蔡老闆家的好吃。
而元君和心裡也藏着事,似乎是沒什麼胃口。
三人隻有元君玲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早膳,直接前往鹿幽書院。
這書院是萬和鎮唯一的書院,元君瑤本來以為會很大,結果很小,而且隻有兩個先生。
古代讀書很難,因為沒幾個人讀得起的,很多人溫飽都是大問題,光束脩七八兩都很難交得起,筆墨更是無底洞。
學院的門打開着,裡面傳出郎朗的讀書聲。
一個青衫男子正背着手在教書,而門口有個老先生正在打盹。
元君瑤輕聲喚醒他,他還睡眼朦胧不知發生了什麼。
元君瑤開門見山地說送弟弟來讀書。
老先生自我介紹說姓趙,又問讀書的是哪個。
元君玲立即将畏畏縮縮的元君和推到了前面。
趙夫子眯起眼睛打量他,詢問道;“讀過幾年書?幾歲了?”
元君和臉漲的通紅,小聲說道;“沒讀過書,今年十五。”
趙夫子蹙了蹙眉,但到底是沒說什麼。
元君瑤說道;“以前沒這個條件,現在有條件了,就想他能多認幾個字也好。”
趙夫子點點頭,勉強道;“那行吧。”
十五歲啟蒙讀書,也就隻能識識字了。
元君瑤交了束脩,安頓好元君和,帶着元君玲轉身就走。
元君和隻能眼巴巴地望着她們走遠,感覺自己像被賣了似的。
“姐,我們現在去哪裡啊?”
元君玲時不時捏緊自己的荷包,盡管裡面隻有幾個銅闆。
元君瑤左右張望,随口道;“先買點東西,再随便逛逛。”
元君玲跟着她又大量購買了米面糧油,還有豬肉牛肉等等。
這次元君瑤還買到了硝石,但是很貴,一兩銀子隻有一斤半,這一斤半還制不了多少冰。
古代硝石受地區和供應關系,還有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價格自是不同,所以她開制冰鋪子壓根行不通,開别的鋪子要用冰倒是可以用得起。
将買好的食材放到馬車上,鎖好馬車,元君瑤帶着元君玲繼續逛,一路上就是逛吃逛吃逛吃,看到什麼想吃就買。
元君玲的幾個銅闆反正是沒機會花出去,元君瑤财大氣粗。
滿足了她的嘴饞,還給她買了兩身新裙子,又買了兩支簪子,一支步搖,可把她開心的不行。
元君瑤見她開心心裡也舒服了,她就是看不得女孩子受委屈,讀書的事情沒辦法,畢竟她也十六了,讓她一個人去縣裡也不現實。
而鹿幽學院裡全是男子,讓她一個女孩子進去也不可能,到時候書沒讀成還誤了她的名聲。
“姐,謝謝你。”元君玲今日一整天都是懵的,她感動道;“你是第一個給我買這麼多東西的人,其實爹娘,弟弟,還有大姐,都對我很好。”
元君瑤與她并肩而行着,詢問道;“爹娘對弟弟更好,你心裡不會不平衡嗎?”
元君玲搖頭道;“不會,因為以後姑娘都要嫁人的,到時候爹娘身邊隻有弟弟。”
說的好有道理,元君瑤竟無法反駁。
“姐,我們還要去幹什麼?都逛了大半個上午了。”元君玲跟着她走現在都有點累了。
“想買個合适的鋪子。”
元君瑤左右張望,倒是看到不少挂着旺鋪出租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