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09章 上吊自殺
一般這種高門大戶的腌臜事,主子身邊的下人都不會無辜。
楊姣月生來便是國公的千金,身份尊貴,嫁人後更是丞相府主母,一輩子都沒受過這樣的屈辱。
可現在她被大理寺的官兵扣押着,尊容和臉面全無,沈少柔和沈少哲,此刻亦是無比狼狽。
楊姣月看似平靜,可實則已經完全崩潰,她所有的自信和勝券在握這一刻土崩瓦解。
她一直不信宋清秋說的,但這一道聖旨直接将她打入了谷底。
她的呼吸漸漸粗重,眼睛逐漸變的皿紅,再也支撐不住,重重跪倒在地,又緩緩倒在地上,押着她的官兵下意識松開了手,她緊緊閉着眼睛,捂着兇口,因為情緒失控,整個人顫抖的厲害。
這道聖旨對她的打擊太大了。
沈少禹死了,整個丞相府都得陪葬。
所以因為她的算計,将整個丞相府都葬送了。
“母親,母親你怎麼樣?”
“夫人,夫人啊!”
沈少哲和楊姣月的嬷嬷看見楊姣月如此,便擔憂的開始呼喚。
但是他們被大理寺的官兵押着沒法上前去。
淚水順着臉頰滑落,嘴角不斷湧出鮮皿,楊姣月漸漸失去了意識。
“大人,大人求您讓大夫給我母親看看,我母親快要不行了。”
望着倒在地上失去動靜的人,沈少哲開始哭求。
但宋清秋面無表情,内心甚至毫無波動,他覺得如此心腸歹毒的人,沒有救治的必要。
她謀劃燒死沈少禹的時候,可有過心懷不忍的時候?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沈少棠回來。
沈少棠回到海棠閣後,便讓身邊的人都在屋外等候。
而她也是真的寫了一封信,不過不是給外祖父家的,而是她自己的遺書。
事已至此,她已經活不下去了,
至親之人一個個離去,她親口供出了母親的惡行,将母親送上了絕路,她不孝,還有什麼臉面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
她提筆寫下絕書。
母親謀害大哥,父親葬身火海,我供出自己的母親是為大不孝,今以死謝罪。
白淩懸挂于房梁,沈少棠站在凳子上,将白淩挂在脖子上,雙腳緩緩懸空,閉上了眼睛等待死亡。
窒息的感覺讓她難受的掙紮了起來,将墊腳的凳子也給踹翻了。
“咚”的一聲響,守在外門的丫鬟聽見動靜便詢問道:“小姐,怎麼了?”
“小姐?”
但是屋内沒有回應。
兩個丫鬟對視一眼,另一個說道:“進屋看看吧。”
兩人想要推開房門,但是房門居然被拴住了。
兩人拍了拍門,大聲呼喚了起來。
“小姐,小姐!小姐你怎麼了?”
屋裡還是沒有任何聲音,兩個丫鬟這才意識到出事了。
一人開始撞門,另一人跑到書房窗戶邊去看,結果就看見沈少棠吊在房梁上。
“啊———”丫鬟一聲尖叫,吓的魂都飛了。
“來人啊,快來人啊,小姐上吊了。”
“光尖叫有什麼用啊,快翻窗進去救人啊!”元君瑤在空間裡看着都急死了。
恨不得自己趕緊跳出空間去救人,但是現在靈堂附近還是有很多人。
另一個丫鬟跌跌撞撞的跑去叫人。
站在窗邊的那個丫鬟就知道哭,元君瑤都想敲開她的腦殼,看看裡面裝的什麼。
不過這窗戶的的高度大概在成年人的兇口位置,這丫鬟進不去也很正常。
她不忍心再看,緩緩閉上了眼睛。
沈少禹緊抿着唇,繃着一張臉,可見此刻也是備受折磨的。
此刻,宋清秋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因為沈少棠已經去了很久了。
本來他是想吩咐人去看看的,但是想了想,還是親自去查看,因為他想到了沈少棠說的以死謝罪。
走到半路的時候,遠處有丫鬟驚慌失措的叫喊聲。
“救命啊,快來人啊,小姐上吊自殺了,快來人啊!”
宋清秋臉色微變,不敢耽誤,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聲音來源而去。
那個丫鬟跌跌撞撞的摔倒在地,宋清秋一把揪住她的領子,冷着臉詢問道:“在哪?”
丫鬟吓的臉色煞白,指着一個方向說道:“海棠閣!”
海棠閣裡的丫鬟哭的撕心裂肺,小厮已經在撞門了。
宋清秋循着聲音沖進了海棠閣,将門口的小厮推開,一腳便将門給踹開了。
窗戶旁的丫鬟立即提醒道:“小姐在書房。”
宋清秋沖進書房,果然看見了懸挂在房梁上的人。
沈少棠眼睛緊閉,嘴唇微張,露出了半截舌頭,整張臉青紫青紫的。
元君瑤都不敢再看,小聲說道:“應該會沒事的吧。”
本來她都打算出空間去救人了,但是看見宋清秋前往了海棠閣,便沒有冒險,隻是在心裡催促宋清秋快一點。
宋清秋疾步而去,一甩手,袖中飛出暗器,割斷了白淩。
沈少棠往下墜落,落進了宋清秋懷裡。
宋清秋抱着她,望着她青紫的臉,臉色冷沉的可怕。
“小姐!小姐!”
兩個丫鬟嚎啕大哭,哭的宋清秋無比煩躁,他沒好氣的吼道:“别哭了,快去找大夫!”
屋外的小厮已經跑去找大夫了。
宋清秋将沈少棠輕輕放在床榻上,此刻她的模樣有點駭人。
身為大理寺少卿,什麼死狀沒見過,但這是他第一次心慌。
開始隻是覺得她堅毅,沒想到看似柔弱的人,居然性子如此剛烈,竟真的選擇赴死贖罪。
可她母親犯的錯,不應該由她來承擔。
即便她将她母親供出來了,可這也不是她的錯。
大夫很快便來了,第一時間伸手按在了沈少棠的頸部,又撐開她的眼珠子,最後把脈,随後搖頭歎息。
“沒了,脈搏可有可無,瞳孔已經放大,回天無力。”
宋清秋愣在了原地,一時間懊惱、難過、慌張湧上了心頭。
他如果能早點反應過來,她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他不懂他這些情緒是哪裡來的,他面對那麼多案子,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緒。
“我不信,真是庸醫。”
元君瑤不甘心,她冷着臉說道:“我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