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8章 末将和她沒有關系
蘇霜霜現在隻想着求太子救她脫離苦海,還不敢牽扯到李子安身上。
隻要她能離開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李子安的仇她可以慢慢再想辦法報。
君昊然對于孫達這個人還是有所耳聞的,平民科舉考中進士,然後娶了呂丞相家的女兒,後來一步一步坐到了刑部侍郎這個位置。
君昊然之所以對孫達有了解,是因為朝臣們偶爾會背地裡議論他,他們說孫達不好女色,哪怕正妻隻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孫達也沒有納妾。
因此,在君昊然看來,孫達隻鐘情妻子一人,也算得上是一種美德。
現在,眼前這個青樓女子竟然說是孫達的夫人将她賣到青樓裡,君昊然的第一想法就是,這其中定然有什麼隐情。
否則,要如何解釋一個内宅婦人,在沒有其他女人與自己争風吃醋的前提下,要随意賣個女子到青樓。
君昊然并沒有聽信蘇霜霜的片面之詞。
“孫夫人為何要将你賣到青樓,這其中不可能沒有原因吧?”
在蘇霜霜的眼中,大多上位者都會同情弱者,她眼下這個模樣要多凄慘就有多凄慘,這樣就已經占了極大的優勢,太子殿下為何會詢問她原因?
這是蘇霜霜沒有想到的,而且她也發自内心的不想将自己被孫達養着做外室的事情說出來。
就在蘇霜霜遲疑之際,太子已經吩咐人将蘇霜霜按着,強行擡起了她的頭。
何項北就在君昊然身側,一眼就認出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蘇霜霜,怎麼會是你?”
同一時間,蘇霜霜也看到了與太子殿下并駕齊驅的何項北。
何項北身披一件耀眼的金色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
他穩穩地坐在高大威猛的戰馬上,那匹馬通體雪白,宛如銀龍,與他身上的金甲相互映襯,更顯得他英姿飒爽、威風凜凜。
何項北他單手慵懶地扯着缰繩,另一隻手則随意地垂在身側,仿佛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讓他真正放在心上。
他微微眯起眼睛,俯視着下方,那眼神既有着一種高高在上的冷漠,又似乎蘊含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讓人難以捉摸。
這樣的何項北,看在蘇霜霜的眼中,簡直如同天神一般俊朗。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讓她不禁為之傾倒。
甚至可以說,她活了兩輩子,都從未見過如此出色的男子。
蘇霜霜倒吸一口冷氣,她腦中飛快出現了上一世與何項北成親以後的畫面。
這個男人看自己的眼神始終是那種冷漠沒有溫度,可現在仍舊是那樣的眼神,她卻覺得無比耀眼,她甚至開始懊惱自己,就不應該和蘇韻婉換親。
若是沒有換親,這個高大俊朗到人神共憤的男人就是她蘇霜霜的,她也不會跟着李子安那個死太監受那麼多苦,更不可能淪落到如今的境地。
君昊然見眼前女子直勾勾的盯着何項北看,饒有興味的問:“不知何将軍與這女子是什麼關系?”
何項北絲毫不掩飾對蘇霜霜的厭惡:“回殿下,末将和她沒有關系。”
“何項北,我可是你的姨姐,怎麼就說我們沒有關系?”蘇霜霜還想着,能在這裡遇到何項北,即便太子殿下不幫她,何項北也不至于對她置之不理。
再不濟,她也是蘇韻婉的堂妹,蘇老太的親孫女。
何項北冷哼一聲:“我家夫人父母隻生了她一個,并沒有什麼姐妹。”
君昊然算是看懂了,何項北的确認識這個人,但并不友善,反而更像是仇人。
能被何将軍厭惡,君昊然就本能的認為,這個女子不是什麼好人。
他擺了擺手:“孤今日剛回京,不方便審案,你有冤屈可以到京兆尹和大理寺。”
聽到太子這句話,那兩個打手如釋重負,再次磕頭後,提着蘇霜霜就打算離開。
蘇霜霜拼命掙紮,她比誰都清楚,如果今天不能獲救,她以後的日子就會更加水深火熱,老鸨不會放過她的。
“太子殿下,何項北,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啊……何項北……”
“住口,何将軍的名字也是你個青樓女子可以叫的?”何項北身後将領不清楚狀況,但是堅決不會允許一個小小的青樓妓子喊他們大将軍的名字。
兩個打手見隊伍裡有人呵斥,吓得縮了縮脖子,拉着蘇霜霜離開的速度更快了。
蘇霜霜仍舊拼命叫嚣:“何項北,你見死不救,就不信被我奶奶知道了怪罪嗎?”
她并沒有因此喪失理智,何項北之所以不待見自己,完全是因為蘇韻婉的教唆,她這會兒要拿蘇韻婉出來說話隻能起到反效果,如今能讓何項北為之動容的,恐怕也隻有蘇老太。
隻可惜,蘇霜霜如意算盤打得倒是不錯,何項北心中卻沒有因此有過任何的動容。
随着難聽的公鴨嗓聲音越來越遠,大隊人馬也再次啟程。
李子明所在的隊伍,距離何項北與君昊然并不是很遠,剛剛蘇霜霜鬧出來的動靜,他多少也聽到一些。
不光是李子明,在他身邊的還有何項銀、何項錢兩兄弟。
雖然李子明的思想已經逐漸走上正途,可何項錢還是習慣性的想要找他的不痛快。
何項錢用手肘碰了碰李子明,然後擠眉弄眼的朝着他笑。
“李子明,那可是你大嫂啊,怎麼?你不打算出手相救?”
李子明白了何項錢一眼:“你閉嘴吧!麥禾村的人誰不知道蘇霜霜什麼德行,那就是個禍害,誰碰誰倒黴。
我們李家若不是娶這樣一個喪門星進門,也不會落得如今這樣的田地。
我現在好不容易憑借軍功走到這一步,可不想再與這個喪門星有任何牽扯。”
李子明說的絕對是實話,他之所以選擇留在軍中發展,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那個家庭。
出來這段時間,李子明也算開了眼界,同時在很多将士的熏陶下,人也從原本的陰郁變得陽光,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