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二十四章 試網去瑪河裡試試水,有沒有魚?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348 2025-08-27 17:37

  天黑之前,李龍削出了兩個火箭頭,效率不是很高。

  不過他并不在意,本身就不需要趕工,而且現在的工具并不如後世那麼趁手——如果他是專業木匠,那麼眼下的這些工具還很不錯。

  但他不是,隻是後世用着那些非常方便的手動或者電動的工具習慣了,現在用這些比較傳統的家夥,就有些不趁手。

  不管怎麼說,還是有收獲的。

  兩個孩子也玩着非常開心,李龍給他們的兩個棒子已經被他們扔在了一邊,而削好的兩個火箭頭此刻成了他們的戰利品,抱在懷裡一晃一晃的跟在李龍身邊。

  顧曉霞下班回來的時候,明明昊昊立刻就抛棄了李龍跑着去給顧曉霞看自己的戰利品。

  等顧博遠過來的時候也是一樣,顧博遠看着那兩個火箭頭,一邊摸摸兩個孩子的頭表示贊賞一邊問李龍:

  “你這是弄啥?做栽樁嗎?”

  栽樁是用來紮大掃把的,尾部需要留分岔木頭的節,這個顯然不是。

  “準備搞幾個拖網器。”李龍笑着說道:“現在小海子裡的魚不好逮了,砸冰窟窿一天隻能弄個幾公斤魚,還沒大魚。這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咋着到時時候桌子上得擺條大鯉魚喜慶一下吧。”

  他說的是實話,又不完全是實話。逮魚這事是李青俠的心病,李龍隻不過借這個機會把這事給弄出來了。

  “那咋弄?這個把網拖進海子裡去?”顧博遠上過大學,哪怕學的是政法,至少思維邏輯方面是過關的。

  “在後面裝上槳葉,用雞腸子把槳葉繃緊,就跟發條一樣,憑彈性撥動槳葉推着往前,帶着網走。”李龍簡單的比劃了一下。

  “那這一兩根雞腸子肯定是不行的。得絞成雙股,七八根連在一起才行吧?就是醫院用的橡皮帶都不一定夠用。”

  “其實我想過用廢輪胎剪出來皮筋做的,但那玩意兒容易剪破口,一旦剪不齊一點,繃的緊了就容易斷。越長越容易斷。”

  兩個人在這裡探讨着,明明昊昊有點不耐煩,抱着火箭頭到廚房裡去了,看到竈下的火,昊昊直接就把那個火箭頭往竈下塞——他知道木頭是能燒的。

  “嘿嘿,乖乖,這個可不管燒!”楊大姐雖然沒在外面,但知道這玩意兒是李龍弄了一下午弄出來的,那要燒了,昊昊的屁股準得挨幾下,她急忙把那個火箭頭給搶過來。

  明明看着嘿嘿的笑,對弟弟說:“打你。”

  他的意思是爸爸要打你了,昊昊不服氣,要從明明手裡搶過那個火箭頭也往竈下塞,兩個孩子就鬧了起來。

  聽到孩子的叫鬧聲,李龍急忙進了廚房,把兩個小家夥分開。等知道原因後,李龍認真的對昊昊說:

  “這個不能燒啊。我剛才削掉的那些木頭片可以燒,這個不行。”

  昊昊有些失望,既然爸爸說了不能燒,那就不能燒了。

  “好了,洗手吃飯吧。”楊大姐這邊開始擺桌子,招呼着大家開飯。

  飯桌上,顧博遠一邊吃飯一邊和李龍探讨着這個拖網器的原理和改進方法。

  李龍覺得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含金量是真高,三言兩語就把話說清楚,還給李龍提了合理的建議。

  “過兩天你做好了,我這邊收購站放一天假,我也過去看看。”顧博遠越說興緻越高,幹脆做了決定。

  李龍想想也是,收購站開着這麼多天,按原來的設想一個月怎麼了放個四五天假,但因為生意比較好,顧博遠自己也沒啥事,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個月也就休息個一兩天。

  眼下嶽父有這個想法,他自然是支持的。

  “嗯,提前給那些二道販子說一聲,咱們放兩天假。”李龍說道,“小孫這結婚也沒給個假,也讓人家小兩口休息一下。”

  “好。”顧博遠想想也就同意了。

  他也好久沒回隊裡了,自家的院子咋樣了也不知道。

  雖然知道這輩子大概率就在縣城裡生活,不太可能回去了。但畢竟那院子承載了太多的回憶,自己認識的人還都在隊上,總歸那裡就像是一個錨點一樣。

  老家也算一個,但已經越來越模糊,甚至于顧博遠已經快記不起那些逝去的失蹤的親人的面孔了。

  “那就弄到周末吧,我們也回去。”顧曉霞說道,“回去看看隊上咋樣。明明昊昊也有段時間沒見爺爺奶奶大伯大娘,還有哥哥姐姐了。”

  一家子人都回去,李龍自然沒意見,而且還有些高興。

  他第二天繼續做着火箭頭。一上午把剩下的兩個火箭頭帶着插槳片的豎棍子都做好并組合在了一起。接下來就是那個槳片比較麻煩一些。李龍先用木頭削着往豎棍上比劃了一下,發現不行,最終決定還是用鐵皮。

  鐵皮的優點就是可以用大剪子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狀,而且還好固定——剪鐵皮的時候插入豎棍的地方多留一些,然後把鐵皮插進去包着鐵皮轉兩圈再張開當槳葉,這樣就能固定結實了。

  李龍又去五交化商店買了白鐵皮,拿回來剪起來——手被劃了兩個口子,但總算是弄好了。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道工序,往上接動力裝置——雞腸子綁一起做成的彈力器。

  雞腸子一頭釘在火箭頭上,分開兩邊,要結一樣長的。李龍直接聯接了七根,二裡公分的雞腸子除去結的頭,綁的差不多一米長。

  兩根分開,同一頭都釘在火箭頭下三分之處,然後另一頭釘在豎棍上——這個豎棍和火箭頭連接的方式,是火箭頭尾部橫向鑽個洞,把豎棍插進去,或者說應該是橫棍插進去後兩頭再做槳葉。

  火箭頭尾部的洞直徑比橫棍子要略大一些所以這個橫棍子可以自由轉動。

  為了确保這個橫棍子被雞腸子皮筋帶動轉的時候不跑偏,李龍在橫子貼着火箭頭身的位置釘了兩個小釘子,釘子釘進去一半,就是起一個平衡位置的作用——跟固定銷一樣。

  把雞腸子皮筋固定好之後,李龍一手拿着火箭頭一手轉動着橫棍子給槳葉上勁。

  橫棍子并不長,火箭頭兩邊各留下十五公分的距離,這個長度其實也有點長了,但李龍做不了更小的,他有力氣有想法,但在技巧方面差了些。

  大點兒寬點兒就這樣吧,能用就行。

  轉的差不多,皮筋繃的非常緊,李龍一松手,那跟小孩拳頭大小的槳葉飛速的轉了起來,帶着一股子風起來。

  李龍的感覺很敏銳,他能感覺火箭頭有那麼一點點很細微的向上沖的感覺。

  普通人基本上感覺不到,他卻感覺到了。

  看着這槳葉轉了有十幾秒停下來,李龍略有些不滿意。

  勁道不夠,槳葉轉的速度也不快。畢竟水下還有阻力的,就這樣的轉速和時長,應該是沒辦法把網帶着到四五十米之外的。

  火箭頭什麼的已經固定下來沒辦法了,那就隻有加長雞腸子皮筋了。

  隻是原本一米多長的皮筋纏在棍子上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大疙瘩了,再加長的話,會糾纏在銷釘和槳葉上,反倒容易出故障。

  李龍想了想,突然明白了。

  他再次轉動棍子纏緊皮筋的時候,一手用力拉着皮筋,這樣皮筋是在繃緊的情況下被纏上去的,本身就已經有了勁道,等纏緊了,松開的時候槳葉轉的速度也就快了起來。

  先前纏的時候,方法是錯的,并沒有把這一米多長的皮筋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

  果然,這一次纏緊松手之後,槳葉轉的跟風火輪一樣,扇起來的風把地上的零星的雪都帶起來了。

  這個速度應該夠了,李龍挺滿意的。

  接下來就是去試了。

  當然,工作還沒做完,李龍又在火箭頭的尾部釘了個釘子,沒完全釘進去,再用老虎鉗子把這個釘子折彎,到時網線的頭兒就綁在這裡了。

  看看時間,快開飯了,李龍便想着吃過飯之後再去試。他先準備了一些繩子,想想又直接把買來的網帶了兩條。無論是用繩子還是用網試,都是可以試出這個拖網器的耐用程度的。

  中午飯吃過之後,李龍和楊大姐說一聲,便開着吉普車去了瑪河邊上。

  瑪河現在的河水還挺大,大橋這邊不适合,主要是橋下河兩邊沒有能近水的地方。

  他便開着吉普車沿着河往下——河邊有車壓過的印子,有人應該來過,不知道是幹嘛的。

  從河東岸往下開了兩百多米後,車印子消失,李龍也停了下來。

  下車,看看河邊,這裡已經是沙石灘,有人踩着雪下去的腳印。

  冬天瑪河的水比夏天小了很多,從河岸到河水那裡需要走二三十米的沙石灘。原來沙石灘上都是雪,現在上面有不少的腳印,一直走到河水那裡,不知道是過來看河水的,還是撿石頭的。

  李龍提着東西邊往河水邊上走邊想着,上一世有人在玉龍河那邊撿籽料,說每一次發洪水都是撿玉最好的時候。

  在瑪河這裡每年冬天退水的時候,也是撿玉的好時候——河水退去,河底的石頭都露了出來,眼光好的人能從中分辨出哪些是玉哪些是石。

  他走到河邊,看着有些地方結着冰,岸到水中間有那麼一兩米寬的地方沒雪,有翻動過的痕迹,這裡應該就是被人撿的。

  李龍左右看了看,找了一處略微平緩的回水灣子,打算在這裡試一試。

  雖然是退水期,但這段瑪河也有兩三百米寬,隻是河水比較淺一些而已。

  他先把一根繩子綁在火箭頭的尾部釘子上,然後在繩子的尾部綁了一塊石頭。這繩子有三十多米長,他擔心火箭頭如果拖的太快,勁頭太足超出自己的期望的話,把繩子拖走,那就收不回來了。

  綁好之後,便開始扯着雞腸子皮筋纏繞上勁。

  李龍默默的數着,至少纏了有三十多圈,應該是差不多了,一手拿着火箭頭一手壓着橫棍李龍來到了水邊,看好方向放了下去——這個方向必須得看好,不然的話火箭頭就倒着跑了。

  手一松,火箭頭猛的就往前竄了出去,後面的槳葉翻飛着,拖着繩子快速的橫穿着河水往前沖着,勁頭很足。

  李龍急忙把那塊綁着繩子的石頭拿在手裡,很快,十幾秒之後繩子到了頭,李龍感覺一股子拉力傳到手裡,勁還不小。

  火箭頭往前竄的勢頭猛的一滞,随後就慢慢的跟着水流往下流而去。

  看來想在這裡下網是不行了。李龍帶着兩條網的意思就是想看看瑪河裡下網能不能逮到大魚。但河水是流着的,自己造的這個簡易的拖網器明顯是沒辦法把網直接拖到對岸去,中間沒有東西挂着,就任憑網在水裡漂着,能逮到魚的幾率不大。

  李龍拉着繩子把拖網器給拽了回來,換了一個重新試了一下。

  除了有一個容易跑偏,應該是橫棍子左右不一樣齊,或者槳葉大小不一樣,撥水的效率不一緻,回去調一下就好了。

  把這四個火箭頭都試好了,李龍還是有些不甘心。他把三個火箭頭歸一堆放在一起,剩下的一個帶着一個網往下遊走過去。繼續往下,有一片河水比較淺,中間有個沙石灘露出水面,把河水隔成了兩岔。

  那片沙石灘往東邊延伸的地方結了一些冰,李龍想着就把網下到那裡,不說把河攔起來吧,至少能讓網在那邊斜拉一道不至于被河水沖着順河一條線。

  左右看了看,沒有人在這裡,李龍便将一條四指的網一頭綁在一塊大石頭上,另外一頭綁在拖網器的釘子上,開始上勁。

  勁上足之後,李龍瞄着距離這邊岸上最近那塊冰前面兩三米的地方,蹲下來把拖網器放進了水裡。

  拖網器在水裡快速的往對岸竄了過去。

  水流雖然不急,但還是把拖網器往下遊沖了幾米,也就是李龍有了預留的位置,不然的話,這網還真沖不到預想的位置。

  火箭頭沖過去直接把李龍腳下的網一下子帶進了水裡,拖網器速度立刻就慢了下來,顯然,拖繩子和拖網還是不一樣。

  好在這個拖網器勁頭足夠,最後火箭頭拖着網來到了冰層那裡,卡進了冰雪裡。

  從李龍這裡看着,網還餘了一點點沒進水,他便捋着網把剩下的這些扔進了水裡,然後把石頭往水邊推了推,把岸邊網的痕迹給消除掉。

  往水裡看,隐約能看到一條網線,然後慢慢的隐入水下。

  李龍看了看四周,這裡并不是很隐密,他便又往下遊走了走,來回走了一會兒,腳印弄亂,然後就趕回到剛才試拖網器的地方,把那些拖網器收了,回去到車跟前。

  他把車開到大橋上的時候,往南面看了一眼,發現有人已經在南岸那邊水邊撿石頭了。

  他有些擔心自己下的網,不過想想也沒撈,開車就回去了。如果讓别人撈走了就撈走了吧。

  回到大院子,把車停好,明明昊昊聽到聲音從屋子裡跑了出來,楊大姐在後面跟着。

  兩個孩子要李龍陪着玩,李龍就帶着兩個孩子在院子裡玩了起來。

  晚飯的時候顧博遠問李龍情況怎麼樣了,李龍邊吃邊說道:

  “都做好了,今天去瑪河那裡試了一下,水面上能把網拖到位,就是不知道冰面下面怎麼樣。我還在瑪河那裡下了一網,明天一早過去看看情況。”

  “你在瑪河裡下了網?”顧博遠有些意外的問道,“想看看裡面有沒有魚?”

  “嗯,就是這麼想的。”李龍解釋着說道,“一直沒聽說有人在瑪河裡逮魚,但瑪河支流流的水庫、下遊的瑪納斯湖應該都是有魚有,我想着這河裡肯定是有魚,隻不過不知道什麼品種,也不知道魚多不多。”

  “那明天看看情況吧。瑪河這邊以前是有逮魚的,不過這些年沒有了,一個是洪水期水太大,後來兩岸能逮魚的地方不少,加上本身北疆人就少,所以幹這一行的就沒有了。”

  顧博遠對于瑪縣前的情況比李龍知道的多一些——零碎的那些。系統的方面李龍倒是知道多一些,畢竟後世短視頻和網絡平台裡,許多原本是文獻或者傳說的資料,都給展現了出來。

  後世那種信息大爆炸的情況,八十年代的人是無法想像的,許多原本被稱為秘密的東西,在後世真的就是随便流傳了。

  當然真真假假就不好說了。

  第二天還沒吃早飯,李龍便發動着車子,開着來到了瑪河邊上,他想看看網還在不在,在的話,網上有沒有魚。

  已經二九了,瑪河邊上比縣城的大院子還要冷一些。盡管李龍已經想到了,穿的挺厚,外面還有個皮大衣,但從車子裡下來後,還是忍不住打一個寒顫。

  他提着尿素袋子匆匆趕到了下網的地方。四下裡沒人,李龍一眼就找到了先前系網的那塊石頭。

  他急忙過去翻開石頭找了一下網的繩頭,解下來拽了一下,感覺水裡有什麼東西在使勁掙紮。

  網到魚了!

  ps:感謝書友壹蓑煙雨踏山巔的打賞,感謝書友20240309205317791、鳄魚的眼淚L、ren_Cd、李彥鵬_Db等書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今天去取體檢單,醫生說我營養不良,讓我多吃瘦肉,我去給寄幹果的時候,順便買了根牛尾巴,用山藥炖了兩個小時,吃肉喝湯啃骨頭。感覺不錯。(以上不算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