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給錢擺平
看到他們一個個恍然大悟的表情,為首的官差說道,“看來你們是承認殺了人,那便跟我們走一趟!”
笑話,荒年亂世殺惡人根本就不犯法,畢竟半個時辰之前這些當官的還搶奪了他們兩頭狼。
這亂世之中,規則法律都是沒有效的,王豁牙死了就死了,還想賠償他們一衆人的性命,簡直就是個笑話。
“王豁牙該死,是我們殺了他又如何,他自己的手上同樣有人命,我們不過是讓他以命償命罷了。”
“他甚至拿自己的孩子跟人交換了煮了吃,這樣禽獸不如的東西留着他活在世上,隻會讓更多小孩遭殃。”宋宛冷笑一聲,目光冷漠的看着前面的幾位官爺。
那些守城的護衛能幹出對他們明搶的勾當,眼前這幾位又怎麼可能是正義滿滿的官差,怕都是同流合污的烏合之衆。
“大人你聽聽,這麼嚣張的刁民我還是第一次見,她們都承認殺了我的兄弟,快去把他們全部壓回去做大牢!”男人非常生氣的說。
那位當差的官爺聽着也很生氣,義憤填膺的說,“簡直就是一群刁民,把我朝的律法當什麼了,來人啊,都把他們給我押回衙門!”
“且慢!”小六突然出聲。
“大人,我們方才說的都是事實,我們是殺了人,可那王豁牙也确實不是東西,大人難不成要讓那樣的畜生逍遙法外?”
“他作為王豁牙的兄弟明知道他殺了人吃了人包庇不說,如今他的兄弟死了便如此大放厥詞,他有理由我們也有理,我可不覺得能跟王豁牙這樣的人做兄弟的人手腳是幹淨,大人你說是不是。”
小六也是一個捕快,最懂得這裡面的門門道,一邊說着一邊拿出了一個錢袋子,這是剛才宋宛偷偷塞給他的。
宋宛剛才不僅給了他銀子,還在他耳邊耳語了一陣,直接給了小六解決眼前麻煩的信心。
他把錢袋子塞到官員手中,鼓囊囊的一個錢袋子,裡邊可是有不少的銀子。
小六說,“這是我的路引,我也曾是個當差的,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我的朋友們都是為民除害罷了,大人通融一下呗。”
“對了,我們馬車上還有一大袋大米,正好送給大人,這些日子糧食價格上漲,想必大人家裡也缺糧吧,我們這袋糧食分下來可以給您每位分到五十斤大米。”
在這糧食匮乏的年代,他們白得五十斤大米那可是非常多的,果然看到那幾位官爺們的眼神都亮了。
誰不貪婪這五十斤大米!
就連葛亮控訴他們殺人,聽到有大米的時候眼神都變了!
可惜他不在領大米的範圍内!
果然見到那原本還正義滿滿的大人,掂了掂手中的錢袋,又看向小六掀開的車簾子,裡面有一麻袋的大米,頓時眼睛眯了起來。
小六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事兒成了。
反觀,王豁牙的兄弟,那位名叫葛亮的男人,看到大人那樣的反應頓時心生不妙,急急忙忙的說,“你竟敢明眼賄賂我們大人,大人這些人可不能留啊,應該把他們都抓起來!”
話還沒說,大人一個眼神,旁邊的幾位捕快立馬生意相通,突然間抽出了手中的佩劍,趁其不備一劍捅穿了他的心。
葛亮頓時瞪大了眼睛,很是不可思議。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被同門給手足相殘了。
“你們、你們怎可殺我……”葛亮呼呼的喘着出氣,隻見進氣不見出氣。
宋宛走到他跟前,冷眼看着他,“你錯就錯在不應該打我們的主意,王豁牙是個什麼東西,你為了個畜生想将我們繩之以法,這就是你的下場,這可是荒年亂世,律法又如何殺一個惡人根本就不犯法,這年頭銀子都不是最主要,糧食卻可以買你一條命。”
葛亮瞪大了眼睛最終咽了氣,死不瞑目。
宋宛立馬讓大山把車裡面的那一大袋大米拿下來,親自送到幾位官員的面前。
“多謝大人,這些糧食都是孝敬幾位大人,這是我們全部的糧食了,感謝大人不殺之恩。”小六說道。
大人早已經換了一副面孔,擺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那王豁牙所做之事畜生不如,你們所做的事是為民除害,這些糧食本官就笑納了,便不打擾你們了,告辭。”
大人讓手下人扛着大米,拿着那鼓囊囊的錢袋子走了,順道把葛亮的屍體拖走了。
等他們的人消失在街角,幾個人沉默的回到了馬車上。
“想不到竟是這樣一個結果,這些官差殺人也如此放肆,根本不把人命當回事。”大山倒吸了一口涼氣,顯然沒料到會是這樣一個結局。
“亂世就是這樣,糧食才是王道,有糧食人都能變成鬼,鬼也能變成人,他們跟山賊跟土匪跟壞蛋有什麼區别。”小六自嘲了一句。
“好了好了,危險解除了就好,不過我們剛用狼換來的糧食又沒了,這趟真的是屬于白高興一場。”
三頭狼算是虧出去了,不過至少他們小命保住。
這一趟真是有驚無險,可見的往京城方向去的這個旅途還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在等着他們。
“以後我們幹事情都要更加謹慎一些,亂世為惡。”
“趕緊收拾一下,上街把該買的都買了然後離開這裡,要是在這裡留的久了,保不準方才的那幾個官員會不會回頭訛我們,他們可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崔遣的一番提醒讓大家都緊繃了心。
宋宛開口說道,“大山小六你們跟我來,我們上街去買些糧食,剛才拿狼換糧食的時候,看到了一些老人在賣糧食。”
“我們既然要買糧食倒不如去他們那兒買,他們就靠着這點糧食錢來過日子了,我們大量購買的話,他們都會給我們多一些。”
對于這些可憐人,宋宛也隻是希望能夠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幫個忙。
就算能幫的不多,可是也算是盡了心。
衆人整裝待發,該處理的都處理好了,駕着馬車往城中的大街行駛而去,來到了宋宛指定的地方。
看到了那些賣糧食的老人,幾人拎着袋子去買這些老人的糧食。
内心更加佩服宋宛,即使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她也不忘幫助他人。
如此善舉,值得他們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