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帶着空間嫁糙漢,邊囤貨邊養崽

第24章 買雞蛋

   說着給孩子們改善夥食,宋宛在下午晌也就行動了起來,這個村裡她也不認識幾個人,就那日的小喜嬸她還有幾分熟。

   宋宛把放在空間的銅闆摸出來一串,就前往小嬸家了。

   小喜嬸家離田地不遠,宋宛在自家的田地上瞥了一眼,蒜苗都還沒長出來呢,那移過去的秧苗倒是多了幾分精神頭,看來都是活了。

   “哎,大郎家的。”

   小喜嬸在門口帶孫子遠遠的就瞧見了宋宛。

   她家孫子不過蹒跚學步的年紀,最是離不開人,這邊逛逛那邊摸摸的,又不懂事,要是沒個人看着,雞屎都指不定抓了塞進嘴裡去。

   “小喜嬸,今兒來是又是要麻煩你嘞。”宋宛開門見山地就說道,她是準備過來買雞蛋的,也不用寒暄什麼。

   “說,啥事兒啊,都是一個村的,能幫我都幫你。”小喜嬸爽利地說道。

   和宋宛接觸了好幾回她什麼性子也幾本有了個了解,萬萬不是那種得寸進尺的人,大家禮尚往來的,她也樂意幫忙。

   “我想買些雞蛋,給孩子們補補身子。”說着,宋宛拿出一吊銅錢提在手裡。

   這豪氣的樣子,給小喜嬸看愣了一會兒,她趕緊扭頭喊,“桂秋,來把娃兒帶走,娘有事兒。”

   屋裡鑽出一個肚子裡又揣着一個的小媳婦,就把孩子抱走了。

   小喜嬸拉着宋宛就在門前的闆凳上坐下,一邊看着宋宛如畫一般的眉目,一般啧啧地道,“真不知道怎麼說你好,你是将大郎的幾個娃子當自己的疼了,你是個好的诶。你準備買多少雞蛋嘞,若是我家夠,我家的拿去就是。”

   “嗯,先來兩百個吧。”宋宛道。

   小喜嬸愣了。

   兩百個,乖乖,那真是進補嘞。

   “我家約莫攢了八十個有的,在縣城裡也是賣兩文錢一個的,我給你一樣的價兒。你等我給你拿來,剩下不夠的,我再去我妯娌那兒給你換。”小喜嬸也是震驚了一會兒又趕緊進屋去了。

   飛快的就抱了一個陶罐出來了。

   農戶人家,都是舍不得吃雞蛋的,除非是過年過節,攢下來的雞蛋就放在陶罐裡,再用糠皮蓋住,這樣能保鮮。

   “我數給你。一個,兩個……十個……十一……三十……五十……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

   最後數完,八十三個雞蛋。

   小喜嬸确實皺了皺眉頭,嘟囔着道,“我咋記得是八十五個,約莫是哪個饞嘴的偷拿了雞蛋。不礙事不礙事,讓我算算要給多少錢。”

   “一百六十六文錢。”宋宛道。

   “好,那就一百六十六文錢,還是你們會算數的好,我用笨辦法算得老半天呢。”小喜嬸就把雞蛋裝在宋宛帶來的空簍子裡。

   随後讓宋宛等一會兒。

   沒過一會兒小喜嬸帶來個臉色蠟黃的大娘,帶了個更大的甕子,倒是湊了兩百多個雞蛋,還多出是個,宋宛也一并給了錢。

   “下次要雞蛋鴨蛋我家多得很呢,我是小喜的妯娌,叫我五嬸娘就好。”五嬸娘賣了錢,急着回去幹活,也沒多呆。

   宋宛背着裝了兩百一十個雞蛋的背簍,确實起不來。

   小喜嬸忍不住笑話她,“你這細皮嫩肉的,哪裡有力氣,你等着我進去拿倆鴨蛋給你嘗嘗。再給你送家裡去。”

   “不用不用!”

   小喜嬸已經拿出了兩個青皮鴨蛋,塞進了宋宛的背簍裡,“這個不要錢,你拿着嘗嘗,鴨蛋沒有雞蛋嫩,但是個頭大。”

   宋宛隻好無奈的接受了小喜嬸的好意。

   小喜嬸将宋宛和雞蛋送回崔家後,看到院子裡陪弟弟玩的小安後,眼睛也在空蕩蕩的院子裡掃了一圈,隻有一條可愛的小狗。

   她忍不住嘟囔一嘴,“大郎媳婦,咱倆也是投緣,嬸子就多嘴一句。你家閨女是個野的,我聽我侄孫說他們今兒在挖癢癢棍,那玩意兒沾身上可能撓破人一層皮,那野丫頭别回來折騰你就好。”

   宋宛掀了掀眼皮子。

   原來那山上的癢癢棍是小如挖走的。

   聽小喜嬸的話,他們應該是還不知道癢癢棍就是野山藥,是能吃的。

   “恩恩,謝謝嬸子。”宋宛誠心感謝。

   “對了,小如還老帶人去山上燒紅薯啊,蘿蔔啥的吃。你可得注意點,萬一燒了哪個山頭,少不了也得找你,後娘難當啊。”小喜嬸道。

   “好。”宋宛倒是真有這方面的擔憂。

   在山上燒東西那是很容易引發山火的,山上雖然是荒地沒有被開墾,但是山上的果樹一年也是有些産出的,有個萬一真還賠不起銀子。

   她謝着送了小喜嬸出門。

   煮了兩個水煮蛋,叮囑了小安隻能喂給小意半個蛋黃,剩下的便都是他的了,随後就去山上尋起了小如。

   另一邊小喜嬸回到了家中。

   她家小兒媳婦一邊帶娃,一邊忍不住問她,“娘,那個人就是咱們村裡獵戶娶得縣城的媳婦嘛,聽說名聲不太好?”

   “你這挺個肚子在家的都知道人家名聲不好了?”小喜嬸嘟囔着。

   “說是在縣城跟一個男人拉拉扯扯哩,我沒有湊近去講閑話,就是聽人說的。”小媳婦桂秋知道婆婆不是個會說三道四的人,但是也忍不住把聽來的閑話說給她聽。

   小喜嬸道:“這種沒有根據的話咱們也别說了,左右這縣城來的人也懂禮數,比咱們村裡的那些摳搜貨好多了。你看咱們囤的雞蛋一下子就賣光了,也沒讨價還價的,是不?”

   “可是去縣城也是賣兩文錢一個啊。”小媳婦桂秋腦子還沒轉過來。

   “那牛車來回就得四文錢了,颠簸了一路,雞蛋總要碎幾個,碎了的又不能賣了,這一來二去損耗多少了。你也别盯着我送給她那倆鴨蛋,再說了我省了跑縣城的這一趟,地裡能幹大半天活了呢。”小喜嬸分析道。

   桂秋連連點頭。

   難怪都是一樣的土裡刨食,就自家婆婆能輕輕松松地拿出兩個兒子娶媳婦的彩禮,這生活一點一滴的都是智慧啊。

   “結個善緣總沒錯的!這縣城來的小媳婦,我看啊,跟咱們村的都不一樣。”小喜嬸給出了個極高的評價。

   桂秋将信将疑。

   縣城來的那也是後娘啊,真那麼好心給孩子買雞蛋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