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壓抑争吵
原本中午回來休息,是想遠離軍政府壓抑的氣氛,得到片刻的放松。
可誰知道回到家裡,卻還要面對這些糟心事。
許望欽很清楚陳頌秋的脾氣,再加上現在陳頌秋的精神有些失常,他不敢激怒陳頌秋。
許母等人還在客廳聊天,她們想讓許望欽去上班的時候,将自薦信送到安置所辦公室去。
想着許望欽若是避嫌,不想跟林書婉直面接觸,也可以麻煩其他同事送過去。
這樣一來,有了軍政府官員的出面,林書婉搞不好還要看着那些官員的面子。
哪怕選不上許望菲,至少能選上沈義妍,那許家往下的日子也能好一點。
“你說什麼?要把林書婉的鋪子都還回去?”
許母聞聲拍案而起,很不理解的看着許望欽,“林書婉故意将虧空的鋪子留給我們,這些日子我們咬牙将鋪子挺了過來。
如今眼看着虧空的賬面填補完了,往下才開始賺錢,望欽,你糊塗啊。”
“是啊司令,我們家裡如今的活動資金都投在這些鋪子上了,這個時候還回去,我們可怎麼辦?”
師馨兒原本想着自己如願當了許公館家,那日後就這樣下去算了,她不想為許公館多花一分錢,免得自己落得林書婉和陳頌秋那樣的下場。
可是如今她雖然當家,可頂着姨太太的身份,難免有些沒底氣。
所以拿出了一部分錢,想将鋪子做起來。
到時候不愁許家人不主動提出來她跟陳頌秋都為正妻。
畢竟許家人之前不是讓許望欽一夫二妻,如此折辱過林書婉嗎?
“把鋪子還給林書婉,她才會跟我們許家之間徹底翻篇,才會放過子行。”
許望欽高高的立在一旁,明明是立着的,可他覺得他的脊梁彎了又彎,好像日後再也直不起來了。
“說白了,你這麼做是為了讓子行念幼稚園?”趙玉敏聽明白了,沒好氣的瞪了一眼樓梯的方向,看着緩緩下樓的陳頌秋,她倒也不怕得罪誰,“頌秋最近的精神不正常,你怎麼也跟着糊塗?”
許母也看了陳頌秋一眼,滿臉都是不滿:“頌秋,你究竟是想怎麼樣?難道非要把我們許家折騰散,你才肯罷休嗎?”
外界傳言陳頌秋是瘟神,是掃把星的流言,她不是沒聽到過。
隻是覺得無論怎麼做,陳頌秋生了許家的長孫,且對望欽是一心一意的。
她就算是再不滿陳頌秋近日的神神叨叨,也覺得自己作為婆婆,不應該落井下石。
可沒想到陳頌秋越發的變本加厲。
“我隻是想讓我的孩子好,想讓我的孩子活下去。”陳頌秋橫着一張臉,毫不掩飾的看向師馨兒,“我怕她會悄無聲息的害死我的孩子。”
“你!”許母一把将手中的茶具扔了出去,她平時性子柔軟,再加上身為長輩,她鮮少在小輩面前動氣。
可這不是代表她能容忍陳頌秋胡鬧下去。
說着,她又看向師馨兒,安撫道:“馨兒,阿媽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你對子行的好,我們大家都看在眼裡。”
師馨兒委屈的搖搖頭:“阿媽,我能理解,陳夫人隻是最近壓力太大了。
再加上當初林書婉也确實捧殺子行,害的子行犯了那麼大的錯。
陳夫人驚弓之鳥,不肯信我也是應該的。”
師馨兒的話一箭雙雕,将矛盾轉接到林書婉身上的同時,又将自己的賢良淑德重申了一遍:“許是我讓子行學的東西太多了,陳夫人心疼子行。
既然有了嫌隙,我們也不好什麼都不做。
這樣吧,就按照陳夫人說的辦,我都沒事的。”
師馨兒也不是傻子,捧殺這些明顯的小動作,她是萬萬做不得的。
所以許子行跟她同住的這段時間,她刻意引導許子行學習些洋玩意。
音樂,美術,騎射,球類等等,隻要是燒錢的,她都讓許子行慢慢的感興趣。
别說許望菲心心念念一直沒能買下來的鋼琴,如今許家人已經給許子行配了一架。
單單說學習美術時,被許子行浪費的畫紙,顔料和畫筆,全部都被趙玉敏母女看在眼中。
越是這樣,趙玉敏母女心中就越是不滿許子行。
而師馨兒這樣做,就是想讓趙玉敏母女的憤怒達到一個高峰,之後由她們出面解決了許子行。
如此一來,她手上幹幹淨淨的。
“師馨兒,說這些話你不覺得惡心嗎?”陳頌秋冷笑一聲:“你是如何不擇手段的,你比誰都清楚。
子行是望欽唯一的孩子,我不會給你任何傷害他的機會。
子行必須去念幼稚園,哪怕砸鍋賣鐵。”
師馨兒隻是委屈的低了低頭,并不多做解釋着。
她也不用解釋,反正陳頌秋精神失常,且如今許家人花的是自己的錢,她們是不會相信陳頌秋那番鬼話的。
“我不允許。”許母闆着一張臉,嚴肅的說着:“這個時候把鋪子還回去,我們貼補進去的錢,她林書婉肯還嗎?”
“可是阿媽,如果不這樣做,以林書婉的性格,應該不肯幫我們的。”師馨兒擔憂道。
她很笃定許母和趙玉敏不會将鋪子拱手讓人,所以肯定會去找林書婉的麻煩。
誰讓林書婉今日當衆給自己弄了這麼大的難堪,她就是要挑撥着許母出面去惡心林書婉。
“我去找林書婉,她害子行成這個樣子,她必須負責。”許母憤憤起身。
“走,大嫂,我跟你一起去,咱們就去軍政府門前等着林書婉,看她要不要臉。”
趙玉敏也在一旁拱火道。
“夠了。”許望欽隻覺得聒噪無比,起身往外走去:“這件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必須這樣做。”
将添補虧空的鋪子還給林書婉,至少也能堵住悠悠衆口。
陳頌秋跟着許望欽從許公館走了出來,不過卻沒有陪着許望欽去見林書婉,而是一個人去看了房子。
她手裡還有一千塊錢,足夠支撐她租一個像樣的院子。
到時候他們一家三口住在這裡,就像在邊城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