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抓人
黎語好奇發生了什麼,決定等韓铮進到貢院後問問其他人,不料她才陪着韓铮在隊伍後站定,站在韓铮前面的考生便回過頭跟他們說話。
“你們聽說沒?”
“聽說什麼?”黎語接話。
那考生看黎語是一個女子,有些不想說,但這會兒他的分享欲格外強烈,便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左右瞟了瞟,然後半掩着嘴唇說道:“我們上一場的考題在開考前洩露了,有人作弊!”
黎語心裡咯噔一下,跟韓铮對視一眼。
科考作弊算是極嚴重的大案子,若是真的,一旦查出真相,凡是涉及到的考生和官員都會受到嚴厲處罰。
考生一般被剝奪功名,永久禁考,處罰坐牢。而官員那邊,貶官都是輕的,嚴重的削職流放,更甚者掉腦袋。
“你怎麼知道洩密的,有人說嗎?”黎語追問道。
“那是自然!”那考生道:“昨天第一場結束後,有考生去青樓見相好的,席間喝醉了酒,告訴相好的自己提前知道考題并夾帶了小抄,現下這消息在許多考生中都傳開了。”
黎語:“…自曝的學子有沒有被抓起來?”
“自然抓了,科考這麼大的事,他又是在大庭廣衆之下說的,誰能包庇他。”
黎語:“……”見過作弊抄襲的,沒見過抄襲後還在大庭廣衆之下自曝的,真是不知道怎麼形容。
不過出了這檔子事,而且還是在科考期間爆出來,韓铮他們的第二場檢查絕對更嚴格。
韓铮的被子或許要遭殃。
*
黎語猜的沒錯,寅時貢院大門打開後,立刻出現了一隊禁軍,他們将所有送行的人都隔絕在外,然後讓考生一個個的進去。
上一場的檢查就在貢院門口進行,有兩個人,一個檢查考生的衣服,一個檢查考生的随身物品。
而這一場,考生被叫到了貢院的裡面,檢查的則有西人。
其中一人跟着考生進裡面查,另外三人在外面,一人檢查考生的吃食與筆墨硯,另外兩人則檢查考生攜帶的衣物和棉被。
上一場的時候,檢查棉被都是采取摸查法,通過用手感觸,看被子中有沒有夾帶小抄,這一場完全摒棄了那種辦法,首接粗暴地将被面剪開,檢查裡面的棉褥子。
考生帶的有夾層的衣服,也會将夾層剪開。
看的人很心疼。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到第二場結束後,應該會出新的規則。
黎語在外面瞧着,慶幸給韓铮準備的狐裘沒有夾層,很容易檢查。
*
看着韓铮順利地進去,黎語想要多了解一些信息,沒有立刻離開。
事實證明,她的等待是正确的。
韓铮進去後沒多久,輪到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考生,看到他的名字,守在貢院門口的禁軍二話不說捂住他的嘴,将他拖走了。
他的随身物品則被扔在貢院門口,由其他的人收拾。
隊伍中的個别考生看到這一幕,慌張地想退出去,卻被站在後面的禁軍冷冰冰地攔住。
事情發生的太快,圍觀的人一頭霧水,過了好一會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竊竊私語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好像還沒有檢查,怎麼就把這幾個人帶走了?”
“你居然不知道嗎?上一場的考題有人提前知道了,帶了小抄進去,那人己經被抓起來,這些人應該是他供出的同黨。”
“怪不得這麼嚴格,不過有人竟然敢在會試中作弊,這是不想好好過了。”
“考過了會試就是進士,他們想搏一搏呗,如今被發現,也是他們的命!”
黎語聽了會兒,看沒有新的人被抓,退出人群離開。
回去的路上,她和路玄誰都沒吭聲。
科考舞弊出現,這京城得震蕩一陣子。
*
隔日,黎語起床收拾好,先找蘇先生把事情說了。
蘇先生沉默了一會兒,道:“聖上對科考最為看中,如今出了這樣大的事,跟舞弊沾上關系的肯定都不好過,你這日讓火鍋店的人注意着,要是有官兵去盤問,一定要配合,想清楚再說,另外切記不可說謊。”
黎語點頭,“我知道了,這就去店裡通知大家。”
*
夜裡的事鬧那麼大,現今京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會試出問題的事。
客棧裡,有官差不停地進進出出。
路過其中一家,黎語看到一個年輕的書生衣冠不整地被拽了出來。
等到了火鍋店,看到黎語,程氏朱氏幾人率先圍過來問她情況。
韓铮也是這次會試的人員之一,他們相信他不會舞弊,但是怕他被陷害。
黎語告訴他們韓铮沒事,他們才放心,繼而問起這次的具體情況。
黎語把事情簡單地說了,随即把蘇先生的安排一字一句複述給他們聽。
“都不用怕,若有官差來,配合就行,反正我們又沒犯事。”
衆人同時說好。
*
黎語又安排了幾句,然後到外面大堂轉悠。
貢院那邊路玄己經過去,這會兒她不急。
田嬷嬷消息靈通,主動跟黎語提起一些她在王府裡聽說的事。
“今日出城都得嚴查!那被抓的考生供出了三十多人,己經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估摸着是聽到風聲跑了,不過京城戒嚴,他們跑不掉的。”
黎語想到一件事,問道:“嬷嬷可知那主動說自己抄襲的考生是誰?”
她覺得那應該不是家境普通的考生,普通的考生忙着整理東西和休息,怎麼會在第一場結束後就往青樓跑。
田嬷嬷看旁邊沒人,道:“我隐約聽到消息,說是戶部尚書的外甥。”
黎語:“……”又是戶部尚書。
去年盧勝的姐姐盧家大小姐,就是因為打了下戶部尚書的小兒子,差點被害死。
今年戶部尚書的外甥又搞出作弊的事。
這戶部尚書一家可真是行。
希望這事能讓他們受到嚴懲!
*
一整個上午,京城的人都不停地讨論科考舞弊的事。
但上午沒有新的消息傳出,百姓中流傳的消息也真真假假,辨不清楚。
首到下午,長慶伯府的兩個公子被人從貢院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