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偶遇謝大姑娘
站在黎語身後的是前任國子監祭酒楊清泉。
去年黎語在蘇先生的私宅裡見過他,因為他身份特殊,她記得很清楚。
見黎語看過來,楊清泉道:“老夫第一次聽人說身體比會試重要,覺得稀奇了些,黎娘子莫怪。”
“楊大人記得我?”黎語挑眉。
“自然記得,你做得那麼一手好菜,但凡吃過,都不可能忘吧!”特别是去年的那道水煮魚,集麻辣鮮香于一體,再下飯不過。
要不是老蘇勒令他不許去打擾她,他早就掏銀子到他府中幫忙做菜了。
黎語對他笑笑,“我那隻是雕蟲小技。”
“并非如此,能将菜做好,也是一種本事。這不,今年黎娘子就在小吃大會上大放異彩。”楊清泉說着,終于想起了自己來的目的,止住話匣,轉而看向韓铮,“韓小公子可準備好了?”
韓铮恭敬道:“說不上準備萬全,隻是會盡力去寫,不給師父丢臉。”
楊清泉捋着胡子點點頭。
黎語這時問道:“楊大人今日是送家裡子孫來應試的嗎?”
“不是。”楊清泉轉身看向其他考生,“隻是提前來看看這些大禹未來的棟梁。”
他雖己緻仕,卻還惦念着朝堂,于是在深夜出行。剛到此處,他便看到了黎語,索性上前來打個招呼。
黎語沒想到他是這個理由,怔愣了下,才鄭重道:“楊大人憂國憂民,實在叫人佩服。”
楊清泉搖頭,身為大禹人,為大禹思慮是應該的。
*
黎語又與楊清泉交流了半刻鐘,最後楊清泉不知看到了誰,與她告辭走到了别處。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黎語繼續看着韓铮西周。
但今天好像适合偶遇,她剛站一會兒,謝家大姑娘謝幽蘭來了。
謝幽蘭今夜穿一身紅,外罩狐皮大氅,身上深谷幽蘭的清冷氣質弱了些,反倒多了些世俗的貴氣。
“我猜黎店主會來送考生,果真如此。”謝大姑娘靜靜地看着她,眼神清明,唇畔微有笑意。
黎語往謝幽蘭身後看了看,“謝大姑娘是來送家中兄弟的?”
謝幽蘭:“是,我家中堂兄和弟弟都要參加會試,不過他們平日裡沒有仔細學過,肯定比不上你那小叔子。”
黎語:“……”
*
幾米外,有人突然喊謝幽蘭。
是個十幾歲的丫鬟,一邊說一邊往兩人身邊跑,待站定後,壓着聲音對謝幽蘭道:“大小姐,夫人找您呢,說是快到吉時了,您得快些回去。”
謝幽蘭似乎并不喜歡這個丫鬟,臉上本就不多的笑意頃刻間消失無蹤。
她垂下眼,過了幾息道:“你去告訴母親,我稍後就到。”
丫鬟得了保證,表情放松地快步離去。
黎語聽到了這些話,有些好奇,但沒有多問。别人家的事,少問為妙。
然而她不問,謝幽蘭卻主動道:“你應該很好奇她說的吉時是什麼吧。”
随後,不等黎語回答,她湊到黎語耳邊道:“所謂的吉時,便是醜時六刻,我母親找高僧算了,說是讓家中未出閣的女子在會試當天的醜時六刻穿紅衣為兄弟祈福,那她的兄弟春闱必定能高中。”
黎語滿頭問号。
“很意外是吧,我也覺得意外,一個人能否考中進士,按說該與他是否念書有關,與他的能力有關,這是五歲孩童都懂的事。
偏偏有的人就是信那些虛無缥缈的東西,覺得隻要夠虔誠,就一定可以心想事成。倘若事情不成,那便是祈福女子的問題,是女子心不誠,所有的責任便都在女子身上。”謝幽蘭語調一開始還算正常,到了最後,冷的像是加了冰。
言罷,她退開,對黎語笑了一下,随後轉身離去。
黎語:“......”看來這位名滿京城的謝家大姑娘過得并沒有傳聞中的那麼舒服。
*
謝幽蘭走後,沒有其他人再來。
黎語淡定地陪着韓铮。
寅時,貢院準時開門,黎語退開,韓铮提着東西接受檢查,檢查無誤後進去。
黎語等了會兒,見沒什麼問題了,回去睡覺。
不過今夜注定是一個不一般的夜,半路上,她遇見了盧勝和齊望年幾人,他們的馬車壞了,不得不步行去貢院。
要不是路玄眼尖,還看不到他們。
黎語聽他們說完,立刻跳下車,讓路玄帶着他們過去。
“那你怎麼辦?”盧勝和路玄并排坐在車廂外,着急問道。這大半夜的,她一個女子獨自行走,太危險了。
“我去那邊的客棧坐會兒。”黎語指着幾十米外亮着燈的客棧道:“你們先别管我了,快些去吧。”
雖然時間還早,但是早去總比晚到強,而且坐馬車省了勁。對于他們這些考生來說,養精蓄銳很重要。
路玄沒辦法,隻好揚起鞭子,加快速度送他們過去。
*
黎語在客棧等了半個多時辰。
待路玄出現,她把茶錢付了,跟掌櫃的告别離去。
回到私宅,二人各自回屋休息。
早上,黎語晚起了一會兒,起來後,她看蘇先生還沒吃早飯,便主動去給他做了粥。
等他吃完,她帶着韓小梅、路玄和西兒提出告辭。
這幾日韓铮不在私宅住,他們也就沒必要在這裡打擾蘇先生。
蘇先生:“也行,你們想回就回吧,貢院那邊我派人看着了,你們不必一首在那裡等着,要是有事,我會安排人通知你們。”
黎語先謝過蘇先生,然後表示自己這幾天都會去,“難得有一次會試,我想去看看,了解一下這幾天的情況,雖沒什麼用處,但也算開了眼界。”
蘇先生知道她還是不放心,但沒有拆穿,讓她随着心意去做了。
*
這一天的上午,黎語沒去,下午的時候才去等着。
到了地方,正好撞見一個考生被擡出來。
他是從北州府來的考生,因來得晚沒找到好的住處,以緻身子受涼,上午發起熱,下午首接暈了。
好在天元帝看重這些考會試的,像這個考生,會有官府的人送他去醫館醫治,不會說把他丢在大街上不管生死。
第一日隻有這一個考生被擡了出來,第二日則多了好幾個。
而與第一個一樣,他們不論是京城的,還是外地的,都有人接應。
黎語前兩日都去了,到第三日,正準備出門,田嬷嬷突然過來了,說嘉甯郡主有事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