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到處是蔬菜大棚産業
從九月開始,大坪村每戶每家兩個蔬菜大棚出貨,一個秋韭棚,一個青椒棚。
兩百個秋韭棚,鏟一茬韭菜一共鏟二十萬斤,秦川一毛錢收貨,一毛五發掉。
韭菜是二十天鏟一茬。
大家都看出來了,今年九月的秋韭比去年同期價格低了一半。
青椒一毛五收貨,兩毛錢發掉,比去年同期的價格也低了一毛錢。
青椒控制在一天摘二十萬斤。
八七年了,出去看看就會知道,全國到處都是大棚蔬菜産業。
價格最好的時間己經過去了。
大坪人的韭菜棚青椒棚有些不一樣。
大家跟着秦川和張春的安排走大棚蔬菜産業,種這一茬青椒是打了個前後時間差。
前面避過七月八月大田青椒大量上市的時間,後面是躲過十一月到翻過年三月,青椒大面積上市的時間。
九月到十一月中旬,掙這兩個半月時間的錢,市場上的青椒價格還算穩定。
反季節大棚蔬菜在十一月中旬開始大量上市。
輸送不通,到時候有可能又是五六分錢。
到了明年,種青椒的大棚又會減掉大半,價格又漲起來了。
秦川給景甯縣農牧局的領導老早就有安排,咱景甯縣各鄉鎮搭的大棚裡,不要種青椒。
豆角、西紅柿、茄子,小青菜,各樣都種,到了十一月出菜,滞銷狀況就沒那麼嚴重。
景甯縣各個鄉鎮種大棚蔬菜,是跟着土高鄉大坪村的路子走。
可大坪村的三百個棚,七月開始,裡面都是青椒苗子。
其它鄉鎮從九月開始搭棚,差點也都是青椒苗。
秦建文不敢懈怠,趕緊跑去各個鄉鎮,跟幹部們認真解釋,不要種青椒,種其它各樣蔬菜。
幹部不敢不聽土高鄉秦書記的話,緊急出動,有青椒苗的大棚裡,青椒苗都拔掉了,種上了小青菜。
秦建文将各處的大棚蔬菜統計數目給小川侄兒看。
“共和鄉一百個棚種茄子,東灣鄉兩百個棚種豆角和西紅柿,紅鋪鎮兩百個棚種黃瓜菜花,其它幾個鄉鎮去年搭的大棚今年撤掉了,那些土地澆不少水,搞不成了。”
能搭大棚的地方差不多都是地勢低,離黃河邊不遠,澆水方便的土地。
地勢高,黃渠水沒引上去的幾個地方,去年也搭大棚種韭菜,可效果不是太理想,今年都撤掉了。
明年灌溉水到了地頭,就聽秦老闆安排。
秦老闆說種什麼,他們就跟着種什麼。
情況很明顯,景甯縣今年反季節蔬菜大棚發展到了五百個。
聽秦總安排,種茄子、黃瓜、西紅柿、豆角、小青菜。
平安貿易貨運車負責給他們拉貨。
秦建文有些幸災樂禍的語氣又說新安縣的情況。
“新安縣離黃河近的土地上全是蔬菜大棚,我過去看了一眼,我的天,每個棚子裡都是青椒,我在想,新安縣農牧局有多大運能,能把五百畝的青椒拉出去賣好價?”
這個情況秦川也很納悶。
新安縣種植戶一窩蜂跟風搭大棚種青椒,他們就不想能不能賣出去?
“三叔,是不是何局給他們放了定金?”
“沒有,跟何關系不是太大,他們的農牧局隻是提了建議,說咱們大坪種什麼,他們也種什麼。
結果你看,一戶搭大棚,另一戶跟着也搭大棚,然後都跟風,一個村搭大棚,另一個村跟着也搭大棚,結果呢,新安縣就有了五百畝青椒。”
“新安縣今年十一月的青椒銷售是不是很麻煩?”
“三叔,何局要是好好跑市場銷售,或許還沒那麼糟。”
秦建文再說另一個情況。
“何局以為這事兒他有責任,他這段時間提着一兜錢,跑北疆找收購商去了,他雖然是在好好跑銷售市場,可我怎麼覺得他首接找咱們的收購商去了。”
大坪人在北疆的收購商是朱主任陶隊長。
“三叔,他肯定去找咱們的收購商了,擋不住。”
秦建文一臉急躁:“那怎麼行,你趕緊問問,姓何的不能撇過咱倆找朱主任。
秦川抓起桌子上座機,給北疆的收購商撥過去電話。
“喂,朱主任,這兩天是不是有個叫何遠民的收購商找你去了?”
對方默了三秒。
反問過來:“秦總,我正要問你這件事,他們新安縣的蔬菜不是你收的嗎,怎麼又跑來一個何總說要跟我合作?”
“朱總,何遠民繞過了我,他想當他們新安縣的土地産業貨運代理人,他跑去找你,是不是說十一月份開始給你供青椒?”
“對,他就是這個意思,秦總,他的條件很誘人,他說他手底下有五百畝青椒供貨,價格比去年便宜,他壓根就不賺錢,隻希望我幫他們把新安縣的貨發掉,你說我答不答應。”
秦川問一句:“你答應了?”
“秦總,他們做的那款面包也不錯,比你的便宜五毛錢,我收下了,一模一樣的面包嘛!”
秦川聽明白了。
前幾天,朱主任希望秦總擴大面包産業,一天給他供五萬個。
秦總說暫時辦不到。
剛好新安縣的何遠民拿着面包跟他談生意,他同意收面包,青椒收不收還沒答應。
沒答應的意思,到時候新安縣的貨要比秦總手裡的貨便宜,他還是會收的。
秦川明白,北疆的朱主任搞農産品外貿,有可能今年的青椒需求量更大。
這讓何遠民相當興奮,跟朱主任要簽五百畝青椒銷售合同,價格随行就市。
秦建文站在旁邊,聽的一臉焦急。
就知道姓何的混蛋跑北疆去挖朱主任和陶隊長去了。
侄兒竟然樂呵呵,一點都不着急的語氣。
“朱主任,陶隊長,新安香山面包的情況,要不你親自來一趟大坪,我跟你當面談,有些情況你不了解。”
“秦總,我就知道,這位何總沒跟我說有些情況,我現在就出發,後天到你的大坪。”
電話挂掉。
站在跟前的秦建文一臉疑惑。
“川子,不是說青椒的事兒嗎,怎麼又說到面包了?”
“何遠民拿着新安香山面包找朱主任談生意去了,新安縣的五百畝青椒隻是搭個路子。”
秦建文語氣沮喪:“我還是不明白你跟朱主任和陶隊長要搞什麼幺蛾子。”
從何總手裡挖一筆面包上的錢,這個情況跟三叔解釋起來很煩。
再說了,這也不是他要操心的事。
侄兒臉上不耐煩,秦建文看出來了,他主動離開。
“行了,我沒時間跟你說這些事了,我要去學校辦理幾個老師的人事檔案手續。”
“他們的人事手續還沒辦順當,從銅城市到景甯縣到土高鄉再到大坪村,一級一級往下辦,我給他們跑路,他們在學校好好教書。”
馬上中午放學。
“三叔,咱倆一塊去,我接三胞胎。”
“他們還要你接嗎,首接跑回家了嘛!”
叔侄倆出了平安院辦公房,往學校方向走。
“咱大坪村現在三輪車大貨車這麼多,過來過去很不安全,我還是接他們方便一些。”
令秦川很疑惑,接孩子們的家長也就三胞胎爸爸。
“大寶二寶,妹妹呢?”
大寶二寶不想理爸爸,兩個崽子拉着王家一個漂亮小女孩就往外跑,被爸爸一聲喝住。
“過來,我問你倆呢,妹妹呢?”
“在教室裡,爸爸再見!”
“在這兒等我出來。”
秦川要去教室接三寶,讓大寶二寶等在學校外面。
秦川剛進學校院裡,大寶二寶又被李家兩個大姑娘拽着跑了。
學校裡幾個老師哈哈笑翻掉。
張小梅手裡托着三寶,從教室出來。
“川哥,你不用親自過來接三寶,我領着她就回家了。”
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張小梅回樓房住區,順腳送三胞胎回家。
“小梅老師,我偶爾接一下,我和我媳婦不來學校的時候,那就麻煩你帶他們回家。”
大坪村道上,放學的孩子們喊着口号唱着歌排着隊,走在村道裡最右邊。
眼前花花綠綠一群崽在,看得秦川心裡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