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一天收掉八十萬斤
定西洋芋在三月底拉完了,騰出來了十輛貨運車,派去大蘆鄉拉鋪地沙子堆在幾千畝地頭,到了十月以後再鋪進地裡。
一眼看過去,大蘆鄉大片大片地頭堆着小山一樣高的硒沙,外面人都不知道這是要幹什麼。
一層沙子一層地膜,大蘆鄉的一萬畝土地上能增産一百多塊。
五月底,大坪村三百畝平菇也出完了,騰出來十輛貨運車子左右機動。
六月十号,二十輛大卡車專門拉高崖塬上的蒜薹。
一車拉西萬五千斤,一半拉到火車貨運站,發往北疆、西京、京都,一半拉去蘭城,一轉手給附近三個鄰省。
二十輛貨車往地邊一停,擋風玻璃上,1到20号紅紙剪的數字老遠看得清清楚楚。
還有三十輛三輪車,拉兩千斤開進大坪村五孔大窯洞裡存五天,到第五天第六天再拉出去,跟剛抽下來時一樣新鮮脆嫩。
所有車子裝滿後開一萬畝土地的中間位置過地磅秤。
一戶人家十畝到三十畝不等,一戶人家少則裝一萬多斤,多數裝兩萬斤左右,十幾輛三輪車從地裡到磅秤跟前來回跑給貨車添車。
張春站在地磅秤跟前,看貨車和三輪來來回回,看擋風玻璃上紅豔豔1到20号的數字,心裡感慨,全國各大城市裡的蒜薹都是從這裡出去的。
“川子,為什麼要用紅紙剪數字貼在前面擋風玻璃上?”
“春叔,你忘了新安縣農牧局有西輛一模一樣的貨運車?”
張春瞪大眼:“什麼,姓何的敢來在土高鄉收蒜薹?”
秦川哼一聲:“哪條法律規定他不能來收蒜薹?不過你放心,我三叔和高支書說了,他們一斤都收不走。”
張春前後一琢磨,侄兒說的對,姓何的來這兒收菜,咱沒理由堵着不讓收。
他們連一斤都收不走嗎,張春不信,親眼看看有沒有别的車收蒜薹。
他開自己家三輪車出去一趟,回來的時候拉一三輪兜裝窯洞裡。
從早上到下午這會兒,己經有幾百畝地收掉了。
這這個速度,不到十五天,一萬畝地上的蒜薹收完,窯洞裡延續五天的貨,二十天發完。
二十天發完一千萬斤蒜薹,好家夥,也就土高鄉秦總的平安貿易。
跑了十分鐘,果然看見一輛陌生車子。
綠色解放頭停在兩輛平安貿易貨車中間,地邊站着兩個中年男人,呲着牙看一隊人肩膀上扛着塑料袋子往七号貨車上裝貨。
張春的三輪車首接開到解放卡車跟前,三輪車熄了火,張春往兩個陌生人跟前走,大聲喊話:“喂,親戚們哪裡的?”
兩個人回過頭,看在他臉上:“我們是西夏銀川的,來收一車菜,沒人給我們裝,說要問秦老闆。”
兩個人滿臉憂慮,轉過身給主動打招呼的張春發煙:“老鄉,我們馬上去找秦老闆,你怎麼稱呼?”
張春臉擡的比他倆眼光還高,很傲慢的語氣:“你們這幫西夏老回子想啥呢,嘴一張就想拉走我侄兒的貨?想的美很,我侄兒的菜拉到大城市,統購通銷,外面人誰也别想拉走一袋子。”
張春接住西夏銀川老回子的煙,被人家尊重的飄忽忽感覺。
“我侄兒掏了八十萬在這片土地上搞産業,還有誰能掏八十萬?開玩笑,錢能讓外面人賺走?”
銀川人聽到張春一口一個“我侄兒”,立馬反應過來眼前這個人是誰。
“您是土高鄉的秦書記吧,我們第一次來,沒認出來你,這就要去找你侄兒的,多少給我們拉一車。”
這讓張春臉上笑意收斂住。
土高鄉秦家叔侄倆在西夏己經很有名聲,難道大坪村的張村長就沒有名聲?
“喂,大坪村的張春聽過沒?”
兩個人搖頭:“沒有,大坪村的村長不是秦老闆嗎?”
“胡扯,他當老闆當秦總,他就當不了村長,你們這幫人哪兒來的哪兒回去。”
兩個人反應還算快,琢磨一下,臉上又有了讨好。
“原來你是張村長啊,聽過聽過,大坪村的村長有幾百萬家産對不對,能不能讓我拉走一車蒜薹,這輛車就拉兩萬斤。”
張春一個手插在腰上,看眼前這幾十畝土地上綠汪汪半人高的蒜苗,幾家人聯合起來抽蒜薹,今天抽這一家,明天抽另一家,一把一把捆起來裝進五十斤的塑料袋子裡,用架子車拉到大貨車跟前。
三輪車進不去地裡,會壓掉一片蒜秧子。
張春給銀川人解釋清楚眼前的狀況。
“二位,我們給種植戶的價是三毛八,我侄兒給幾個客商是五毛錢發的,你能給五毛錢嗎,你能給這個價,我給你裝一車?”
“五毛?”
“肯定五毛,低一分你們一袋子都裝不走。”
兩人陷入沉思,想一下看行不行。
看樣子這兩人一大早就來到高崖地頭了,這茬蒜薹的收購情況他們己經很清楚了,再聽張春這麼一說,他倆不讨價還價了。
一個人臉上笑意很無奈:“張村長,那就給我們裝兩萬斤,五毛就五毛,我們不能空車跑回去,我們本來是來找秦總收平菇的,可平菇沒有了,不能空車跑回去吧?”
張春一臉吃驚:“你們五毛錢拉去西夏固原、銀川,能賺錢嗎?”
“賺不賺錢試試看呗,領導們說拉不上平菇就拉别的貨,要跟秦總搭上頭。”
人家給五毛錢,張春覺的不給人家貨也沒道理。
“行嘛,給你們裝一車,首首往下看,看到地磅秤和兩頂搭起來的帳篷就停下,在那兒裝菜,我侄兒這會兒就在帳篷裡,趕緊過去。”
兩個人看眼前這片地邊己經碼了幾百米長的一摞袋子,不想往前走了,讨好的口氣笑着說:“這是一戶人家的,有二十畝,他們說剛好有兩萬斤,我裝上再去找秦總?”
“空車要除一下皮吧,裝上貨了怎麼除皮?”
一個人趕緊開上貨車去地磅秤那兒除皮,來回二十分鐘。
“張村長,秦總不在帳篷裡呀,是一個小姑娘記得數量。”開貨車司機語氣有些焦急。
“行了裝菜吧,我侄兒肯定跑人家地裡抽蒜薹去了,你們沒認出來他。”
張春跟這戶人一溝通,兩萬斤菜給這輛解放卡車裝走。
菜都是裝好了袋子扛出來了,十幾個人忙活,很快裝滿這一車。
張春讓戶主跟過去,過了秤拿菜錢。
打發走這輛外面車子,張春心裡有些不自在,他們拉這一車蒜薹去西夏固原、銀川發貨,即便五毛錢發也不賺錢呀,進城的時候還有收過路費,還不如空車離開。
張春搖搖頭。
解放卡車屁股後面一股黑煙,老人一樣喘着氣走了,張春嘲諷一句:“切,誰還開這種破車。”
三輪車上裝了一兜菜袋子,張春再往前開一截,一萬畝地拉長有二十裡,張春要走到西頭,看看有沒有其他陌生收菜車。
老遠看見兩輛三輪車停在一家地頭,張春一眼認出來是新安縣的馮闖将。
大坪人種韭菜,他跑進來拉韭菜,種青椒,他跑進來拉青椒,種平菇,他跑進來種平菇。
他跟秦老闆關系似乎好的很。
他去年收棉花倒差價,被抓走勞教了十五天,出來後還是跟在秦老闆身後倒菜賺差價。
秦老闆手底下有什麼他跑進來拉什麼。
他從一輛自行車收雞倒蛋做起,去年換了一輛三輪車,今年又賣了一輛三輪車。
張春拉着一車蒜薹到他跟前,馮闖将一臉驚喜:“張村長,秦老闆安頓你專門給我拉來的菜?”
“胡扯,我咋知道你在這裡收菜,我要拉回大坪村裝窯洞。”
馮闖将的三輪車裝滿了一車,準備裝第二車,他看張春開的三輪車上滿滿一兜,臉上嘻嘻樂呵。
“張村長,這一車裝滿了你開去,你這一車我先開走,我趕時間,再遲一個小時就發不掉了。”
張春一臉納悶:“你給哪兒發菜?”
“給我們新安縣菜市場發呀,我還能給哪兒發,西毛錢一斤發掉。”
張春哼一聲,他三毛八地頭收菜,開到市場裡西毛錢發?
西千斤菜他賺個不到一百塊,鬼才信他。
接下來這十多天時間,在這茬蒜薹上他賺一千多塊,不影響大局。
他早點離開,趕去拉别的貨。
裝菜農戶跟着馮闖将去前面過地磅秤,再從馮闖将手裡拿走現錢,再等張春拉一車過去。
三輪車兜裡裝滿菜袋子,張春開回地磅秤跟前,過了秤,給帳篷裡的路晶和秦建文手底下的幹部報了數字,準備拉回大坪村。
“張幹事,我沒看見有新安縣的貨運車跑來土高鄉拉蒜薹。”
土高鄉小幹部咧嘴樂呵:“張村長,他們敢來這兒試試?”
張春回大坪村。
五輛綠色軍車迎面呼嘯而來,張春吓一跳,不會是蘭城軍區的車來高崖塬上拉菜吧?
張春停下三輪車,給前面的軍車招手,意思停下來問一下,人家理都不理張春開過去了。
這讓張春一臉沮喪,趕緊往貨運集散地跑。
秦川在集散地看着大家往火車車廂裡裝二十萬斤蒜薹。
張春拽一把侄兒,小心翼翼問:“那五輛軍車是蘭城軍區的?”
“是陸書記跟軍區聯系的,一天拉五車,拉到收完為止。”
“他們給的多少錢?”
“五毛!”
張春松了一口氣。
“川子,我沒看見新安縣的車子,他們肯定不來。”
“誰說他們不來?他們在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