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的時候,周明遠和于中也回來了,于中邊收拾東西一邊打量清荷,看她有沒有受傷。
瞧着夫人面色紅潤,心情頗佳的樣子,于中的眼中也染上幾分笑意。
他和白芷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自家将軍夫人,因為身份原因他不能時刻待在夫人身邊,可他心裡一直關注着夫人的安危。
倒也不是于中不相信白芷,隻是白芷畢竟年輕,在他看來還不夠穩重。
在縣裡比在村子裡複雜,萬一有那些不長眼的家夥找夫人麻煩,于中擔心白芷應付不過來。
這次白芷回來,于中打算抽空教白芷一些經驗,以防出什麼意外。
團聚總是喜人的,這天晚上,周家二房小院的歡笑聲不斷,衆人臉上的笑意就沒散過。
清荷坐了大半天的馬車,吃過晚飯沒一會,臉上便露出了倦色,萬氏眼尖,瞧見女兒打了哈欠,催着女兒趕緊回房歇息。
清荷确實有些累了,不過有些日子沒見到家裡人,她心中想念,所以硬熬着陪大夥說了一會話。
回到家中的第一晚,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清荷睡足後從床上起來,換上幹淨的衣裳,走出房門伸了伸懶腰,閉着眼呼吸幾口新鮮空氣。
鄉下花草多,空氣比縣裡更清新,還夾雜着絲絲花香。
香甜的氣息叫清荷心情大好,吃過早飯領着白芷去了老宅,看望奶奶李氏。
清荷去老宅的時間早,譚玉嬌還沒去給孩子們上課,瞧見清荷來了,她立馬站起來招呼清荷。
譚玉嬌肚子裡的孩子已經六個多月了,正是需要小心的時候,清荷哪裡敢讓她來招呼。
不等譚玉嬌起身,清荷便幾步快走了上去:“大嫂,你坐着别動,我又不是外人,不用你招呼,你好好坐着,别碰着肚子。”
李氏也拉着譚玉嬌,不讓她起來:“你妹妹說得沒錯,都是自己人沒那麼多講究,你好好坐着,你如今肚子大了,更加得注意點。”
李氏說完,伸手一把抓住大孫女的手,把清荷拉到身邊來細細看着:“啥時候回來的?讓奶奶看看瘦了沒?”
“昨天傍晚回來的,奶奶,我沒瘦,金婆婆見天給我做好吃的,我都胖了。”清荷轉着圈,任由奶奶看着。
“哪裡就胖了,我摸着就是瘦了。”李氏一臉慈愛地盯着大孫女,瘦是沒瘦,她覺得是大孫女長了點個子,高了一點。
在老人眼裡,她就是長成個兩百斤的大胖子,估計也會說她瘦了,清荷不打算和老人争辯這個,奶奶說她瘦了就瘦了吧。
“奶奶,大伯母呢,怎麼沒看見她人?清霞托我給她帶了東西回來呢。”清荷四下看了看,沒看見劉氏的人影,就問了問李氏。
李氏朝隔壁一努嘴:“你大伯母去玉芝家裡買雞去了,估計快回來了。”
提起這個,一旁的譚玉嬌笑意更濃,婆婆去買雞都是為了她,婆婆之前在鎮上忙鋪子裡的事,家裡沒養雞。
她懷孕之後,婆婆隔幾天就去村裡人家裡買雞買魚給她補身子。
今天婆婆去桂花嬸家裡,也是因為桂花嬸家裡有幾隻雞剛長成,婆婆說這樣的雞肉最嫩,買回來燒給她吃。
聽說是這樣,清荷便沒有多問。
她從白芷手裡拿過兩個小包袱,放在譚玉嬌面前:“大嫂,這兩個包袱裡是我跟清霞給小寶寶準備的東西,鋪子裡忙,清霞走不開,可能要你生了才有時間回來,你可别生她的氣。”
“我這次回來忙過清文的事後,也要離開,我們姐妹倆提前做了些孩子穿的小衣裳,小鞋子,還有給你的禮物,你打開來看看喜不喜歡。”
兩個小姑子和她相處得跟閨中密友似的,事事惦記着她,小姑子是在忙正事又不是故意不回來,譚玉嬌當然不會生氣。
譚玉嬌依言打開包袱,隻見裡頭整整齊齊放着好幾身小孩子的衣裳,粉色藍色都有,除了這是做了兩手準備呢。
不管她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能用得上,足見其用心。
小孩子衣裳旁邊,放着幾雙小襪子和小鞋子,下面是兩件翠色衣裙。
這顔色和樣式,瞧着像是給她的,譚玉嬌帶着疑問看向清荷。
清荷指着那兩件衣裙,笑着道:“大嫂,這下面的兩件衣裳是給你的,我和清霞想着你的肚子越來越大了,就一人給你做了兩身寬松的裙子,你回頭試試合不合身。”
“勞妹妹費心了。”譚玉嬌摸着柔軟的料子,心中感動。
譚玉嬌身後的婆子見狀,也跟着露出笑臉,心道:姑娘是個有福的,上頭的婆婆和奶奶是慈善人,下頭的小姑子也不攪和事,把嫂子當親姐妹似的對待。
自己在這裡待了一個月,這一個月來,她是一天比一天放心,等回頭把這些跟主家說說,叫主家放心。。
知道祖孫倆有話要說,譚玉嬌收好東西,跟清荷道了謝,就由婆子陪着去教學了。
陪着譚玉嬌的何婆子是譚家買的婆子,譚玉嬌還沒出嫁時,就是由這婆子和一個小丫鬟服侍的。
當初要嫁到周家來,因着周家大房隻是普通農家,不适合讓丫鬟婆子陪着譚玉嬌嫁過來,淩氏便把婆子和丫鬟都留下了。
這次譚玉嬌懷了孩子,考慮到周家大房如今也有些資産,淩氏放心不下女兒,便和劉氏說讓何婆子過來照顧譚玉嬌。
劉氏沒有不同意的,家裡現在也不是沒有錢,多一個婆子而已,不算什麼事。
雖說劉氏自己也能照顧譚玉嬌,奈何譚玉嬌是個面皮薄的,好多事不好意思讓劉氏幫忙,非要自己做。
劉氏不好強求兒媳婦,隻好随她去了,譚玉嬌是頭胎,劉氏嘴上随譚玉嬌,心裡還是放心不下,淩氏把何婆子送過來,也算是幫了劉氏的忙。
至于為什麼沒有讓那個丫鬟過來,這也是淩氏自己的私心。
周家如今不比從前,淩氏一直擔心周家門第高了,女兒會受委屈,又怕周清波會領回個二房來。
眼看着周家沒這個意思,淩氏心裡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巴巴送個丫頭過去。
就算周清波沒那心思,萬一丫鬟心思大了,做出點什麼來了,那不是害了自己女兒嗎?
送何婆子過來,既能照顧女兒又不用擔心出岔子,再好不過,何婆子的賣身契還在淩氏手上,不怕何婆子照顧女兒不用心。
可憐淩氏一片愛女之心,算是什麼都考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