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全家都開始忙活起來。
周明遠挑了兩筐子紅薯,帶着萬氏去下邊的池塘洗第一遍,紅薯泥多,在池塘裡
把多的洗泥掉,回家隻須清洗幹淨就行,省事得多。
洗淨紅薯,周明遠削紅薯,清荷在一旁教萬氏怎麼用擦子擦紅薯。
萬氏看着清荷拿着紅薯在擦子一下下地搓,每搓一下,就有紅薯就變成了細細的碎渣落進底下幹淨的盆裡,不禁誇贊道:“清荷,這東西好使,能省不少功夫,要一刀一刀地剁成這樣的碎渣,可不容易。”
“娘,這擦子好用是好用,就是容易傷手。”清荷指着擦子上的孔:“一不小心搓下去能掉一塊皮。你慢點做,一下一下地來,咱不趕時間。”
“擦到後邊不好拿了,就别用擦子擦了,放到一旁一會用刀一塊剁了。”清荷拿着手上剩下的一小塊紅薯對萬氏說。
“哎,我知道了,你去跟你爹一塊削紅薯。”
清荷一開始還擔心她娘受傷,邊削紅薯邊往她娘手上瞟。
沒想到她娘隻用了幾下便上了手,越用越熟練,用起來比她還用得順溜。
這邊清荷和周明遠一塊削完了紅薯,那邊萬氏擦下來的紅薯渣也堆了一盆子了,接下來該開始洗粉了。
周明遠在院子裡搭了個架子,裝上濾架,濾架底下放着幹淨的盆。
她舀了水倒進紅薯渣裡,用手揉搓,這樣出的粉多一些,然後一瓢一瓢的往濾架裡舀。
搖濾架是個力氣活,她隻做了示範,餘下的她爹動手。
“姐,姐,我做什麼?我也要幫忙。”清文看姐姐沒給他安排事情,在一旁等得着急,湊上去問清荷。
孩子願意參與家庭勞動是好事,應當鼓勵,于是清荷選了個輕省的活交給弟弟:“你往紅薯渣裡加水,一次别加太多了。”
周家的小院子裡一家人忙得熱火朝天,終于趕在天黑前把第一遍粉洗完了。
次日清晨,匆匆吃過早飯,清荷趕緊開始第二次洗粉。
這洗完了還要放一兩個時辰,到中午的時候就能拿出來曬了。
剩下的紅薯渣,也是好東西,不僅能拿來喂豬喂雞,也能加了面粉做紅薯餅,奈何家裡人吃膩了紅薯,沒一個想吃紅薯餅的。
一家人就這樣忙碌好幾天,總算做得差不多了,接下來隻等着曬幹了就能給滿香樓送去。
忙了好幾天,清荷原以為能休息幾天,沒想到爹娘把幹了的澱粉收好後,又馬不停蹄地做起來。
“娘,你和爹也休息幾天,一個月才送一次,不用這麼趕。”
“那可不行,這天一日比一日冷了。再過些日子那水摸着都刺骨,有沒有太陽也說不準,趁着這幾天天氣還行,多做些。”萬氏嘴裡說着,手上也不停。
清荷恍然一笑,也跟着幫忙:“還是娘想得周到。”
萬氏說得對,這時代都靠老天爺吃飯,她家又是在南方,家裡沒有熱炕,到冬天又濕又冷。
幹澱粉不容易壞,放得久,這會子多做些,到冬日裡才好貓冬。
接連忙活了大半個月,總算把家裡的紅薯都做完了,一家人踏踏實實歇了幾天。
下過幾場雨,天氣就冷了下來。
萬氏在屋子裡做衣服,前頭買的棉花和布都還放着,眼見着越來越冷了,得先把棉衣棉褲做出來。
清荷在一旁打下手,她不會裁衣,針腳縫得還算将就,萬氏裁好布,她就拿過來縫。
好在以前家裡窮,原身也沒學過什麼繡花,也隻會補補衣服。
“娘,這紫色的你穿上怕是有些老氣了,娘該買些亮一點的顔色穿穿。”
萬氏邊衣服裡塞棉花邊回:“這是給你奶的,你奶身子骨不好,到了冬天難熬,做件新棉衣給她,也叫你奶奶冬天好過點。”
“你奶性子好,别人家的婆婆都愛打罵媳婦,你奶卻從來都不,你們兩個要好好孝順你奶,知道了嗎?”
“知道了娘,以後咱倆做什麼好東西都給奶備一份。”懂得疼愛晚輩的老人,就該享受後輩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