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紅火小日子

第三百四十二章 熟悉模樣

農家紅火小日子 一耳清風 2483 2025-04-13 13:54

   五天後,訂做的爐架終于做好了,周清波從鎮上回來時,順路給帶了回來。

   爐架運回來那天,周清波問清荷這個鐵圓桶是用來做什麼的,他瞧着像個洗澡桶,可是這東西又沒底。

   清荷無語地瞪了一家大哥,這怎麼看也不會是個洗澡桶啊,大哥這是什麼眼神。

   有了爐架子,就能做爐子了,清荷找人通知了馬師傅,讓他盡早過來做爐子。

   馬師傅白得了一天的工錢,對周家人的印象正好,他自己也想趕緊給人做工,要不總覺得手裡的錢燙得慌。

   一聽到讓他去做爐子的消息,馬師傅第二天一早便趕到了周家。

   黃泥前幾天就準備好了,上回馬師傅走之前,特意挑了泥堆在外院的角落裡,今天直接調和了就能用。

   自從這堆黃泥堆在院子角落,元宵老想去玩,什麼玩具呀,木馬呀都沒有這堆泥巴有意思,老往泥堆走。

   清荷開頭還不讓弟弟玩,怕他把泥吃進嘴裡,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手裡抓着啥,就把啥往嘴裡送。

   兩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講道理是講不通的,打他吧,他覺得是在陪他玩,一點也不害怕。

   攔了幾次後,元宵還是一個不注意就往泥堆旁跑,大人走過去,他就跑開,大人一走開,他又跑到泥堆旁,玩得樂此不疲。

   清荷被他折騰得夠嗆,後來幹脆讓弟弟穿着舊衣服痛快地玩,她在一旁盯着,不讓他吃泥。

   好在小孩子玩心大,新鮮感過去得也快,敞開玩了兩天後,讓他去玩都不去了。

   做爐子并不是直接用泥糊上就行,要想做出來的竈用得久,不開裂,壘竈的材料頗有講究。

   泥用的是耐火的黃泥,泥裡不能有石塊土塊,和泥的時候在裡頭加些沙子,更耐高溫,再加點麥稭當填充物,能增加黃泥的粘性,避免泥巴開裂。

   馬師傅果然是壘竈的好手,隻見他一人和泥,抹泥,不到兩個時辰就做出了清荷畫上的

   “周姑娘,你來看看,是不是就是這樣子的,要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改一改。”馬師傅抹平爐子表面的泥,左右看了看後,揚聲叫了一聲清荷。

   “哎,馬師傅,我馬上來。”清荷這會這在屋子裡帶元宵,聽見馬師傅的話後,她叮囑白芷看好元宵,自己提着裙子小跑到院子裡。

   看見記憶中熟悉的爐子,清荷開心不已,不管裡頭做得如何,至少外形是像了十成十。

   加快腳步跑到爐子邊,裡裡外外看了看,外頭還不錯,裡頭的下半段也沒什麼問題,就是上頭還有點不對。

   她記得上半段也是有泥的,打鍋盔的人,通常是在頂上的平鍋上将鍋盔定型,接着在上段烘烤,烤好了便夾出來。

   有客人來的時候,直接把冷掉的鍋盔放進裡頭烤一會,等拌好了涼粉,鍋盔正好也熱了,直接夾出來就灌,方便得很。

   清荷努力回憶着,一邊回憶一邊給馬師傅講解,什麼地方不對。

   馬師傅根據她的話,一遍遍的調整,兩人又花了小半個時辰才算大功告成。

   “成了,馬師傅辛苦你了。”清荷圍着成型的爐子打轉,盼着能早些吃上家鄉的美食。

   馬師傅憨憨一笑:“不辛苦,拿錢辦事,應該的,該是我謝謝周姑娘。”

   馬師傅壘了幾十年的竈和爐子,還是頭一回見這樣的爐子,雖然是他自己壘出來的,可他也不知道這是幹啥的。

   心裡免不了有些好奇,他看清荷一直笑盈盈的,覺得這姑娘應當是個好性兒的,大着膽子問了一句:“周姑娘,這爐子是用來做啥的呀,我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模樣的爐子。”

   “做吃食的,最下頭加碳生火,頂端能煎東西,中間能烤,要想是想放個鍋熱點菜什麼的也沒問題。”清荷心情好,指着爐子一一介紹給馬師傅聽。

   “竟然這樣,這一個爐子又能煮又能烤,還能煎東西,太方便了,周姑娘真聰明,這麼複雜的東西也能想出來。”馬師傅越聽清荷解釋,眼睛越亮。

   他不禁感歎,要不說周家能做大生意呢,看看人家的腦子多聰明,他壘竈壘了幾十年,也沒琢磨出什麼新鮮玩意。

   清荷笑呵呵地搖頭,不敢領這頂高帽子:“馬師傅,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我是在書上看到的,覺得挺有用,想着做一個出來用用。”

   馬師傅一手的泥,金婆婆燒了熱水端給他,他一邊洗手一邊道:“那也是周姑娘聰明,看得懂書,不像我,看見書上的字,隻能大眼瞪小眼,我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我。”

   聽清荷說是從書上學來的,馬師傅暗自想着,家裡小兒子也有八歲了,改明兒也讓小兒子去認幾個字,腦子也能靈光點。

   這人啊,光賣力氣沒多大出息,還是得讀點書,學學知識。

   他聽說王家莊的孩子之所以都能進村學念書,就是眼前這家人做的好事,不禁感歎王家莊的人運氣真好。

   農家人要想讓孩子念書,難呐!

   想着不久後就能吃到家鄉的美食,清荷心裡高興,且她一向最敬佩有真本事的手藝人,因此給馬師傅多加了些工錢。

   馬師傅多得了工錢,高興得手腳都不知道怎麼放,一個勁兒地對着清荷鞠躬道謝。

   做好的爐子不能馬上用,要放幾天等泥幹透了才能用。

   好在這幾天沒下雨了,天天都是大太陽,放在太陽底下曬幾天也就差不多了。

   趁着曬爐子的這幾天,清荷又去鐵匠鋪一趟,這次去是要再打一個爐架,家裡這個她打算就放在家裡,再做一個新的拉到縣城去。

   另外還有夾鍋盔的夾子,也得打兩個,她上回都給忘了。

   要說她為了吃上鍋盔灌涼粉也是花了不少精力,光往鎮上鐵匠鋪就跑了三次,其實也是她自己一時沒想起來還需要夾子。

   清荷懊惱地歎了一口氣,她的記性真是越來越不好了,老是丢三落四的,下回要做什麼東西,還是列個清單更好些,要不她總是容易忘,

   這一次去鐵匠鋪前,清荷仔細想了想,确定沒有遺漏的東西後才去的鎮上,她可不想再跑一趟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