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裡,一切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五天時間眨眼而過,這幾天裡,清霞每天從早到晚地跟着清荷學習,可以說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過後,清霞把鍋盔的幾種口味都學會了,紅糖鍋盔也做得像模像樣的,就是還不怎麼熟練,需得再練習練習。
店鋪的裝修已然結束,本就沒有太大的變動,隻需要翻新和修補細節而已。
接下來就隻需要把店鋪重新布置一下,換上新的桌子闆凳,買新的廚房裡用具,定做員工服裝等。
要招的幫工也找到了,一個是清霞的老熟人張大娘,另一個是清荷同一個巷子的魏大嬸,兩人都是通過了考核的。
張大娘刀工好,切的肉薄且齊整,切蔬菜絲又快又細,魏大嬸則是做事麻利,收拾碗筷動作快,兩個人擅長的正好符合招工的要求。
店裡的布置,清荷想借鑒一些現代酒樓的布置,放些好看的小玩意,擺幾棵綠綠的盆栽,不論何時何地,植物總能帶給人好心情。
去買東西這天,除了白榮和王磊留在了家裡學習,其他人都出動了,要買的東西多,人多力量大,一人拿一點也就拿回去了。
别的東西好買,就是盆栽不好買,清荷去賣花草的地方看了看,裡頭要不就是修剪一闆一眼的小型盆栽,要不就是貴得吓人的名貴花草。
她看了一圈也沒有想買的沖動,花草并不一定要是名貴的才好,與其把錢花在買盆栽上,她更願意在其他重要的地方多花錢。
至于店裡需要用的盆栽,也很好解決,大自然就是百寶箱,想要什麼它都有。
“爹,咱們明天去趟附近的山裡吧,我想去挖點花草,就是咱家後面小花園種的那種。”清荷跟一旁的周明遠商量道。
這些都是小事,周明遠不會不答應:“可以是可以,閨女啊,這裡是平陽縣,不是王家莊,爹對這裡不熟悉,進了山裡怕迷路,最好是能找個知道路的人帶路,安全點。”
清荷邊聽邊點頭,她爹說得沒錯,山裡大,容易迷失方向:“還是爹考慮得周全,我就沒想到這點,那咱們就找個人當向導,帶咱們去。”
“姐,我這兒有個适合當向導的人選。”清霞一聽說是去山裡,馬上想到了一個人。
“是誰呀?你認識的人嗎?”清荷挺意外的,清霞在縣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還認識能進山的人。
清霞歪頭笑了笑,圓圓的眼睛瞬間彎成月牙兒:“姐,可不就是我認識的人,就是張大娘的兒子孫小海,他經常去附近的山裡打獵,孫小海身手不錯。”
“雖然我沒看見他打過什麼大獵物,不過兔子野雞什麼的,收獲還可以,張大娘還給我送過半隻兔子。”
原來是張大娘的兒子,難怪清霞會認識:“這樣吧,你待會去張大娘家一趟,把我們請她兒子帶路的事說說,看他們願不願意去,要是願意去呢,我付五十文錢給他,要是不願意就算了。”
“隻是帶個路就能掙五十文錢,怎麼可能會不願意。姐,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清霞對請孫小海帶路的事很有信心。
張大娘要來店裡做幫工,她哪會不讓她兒子幫忙,隻是帶個路而已,又沒有什麼危險。
當天中午清霞吃過飯後就到了張大娘家,把請孫小海的事說了,張大娘直接點頭應下了。
“清霞,你幫我給東家說,謝謝她願意請我做工,小海能幫上東家的忙,那是他的榮幸,我們不要錢。隻是帶個路,不費什麼功夫。”張大娘覺得東家是真大方,帶個路還要給五十文錢。
“大娘,這話你跟我說沒用,你得跟我姐說,她要給,我可勸不了她。”清霞了解姐姐的性子,她說要給錢,是肯定要給的。
不給錢,那就是欠了人情,反而更麻煩。
清霞惦記着布置店裡的事,沒和張大娘多聊,跟她說好了,明天一早讓孫小海到堂姐住的院子去找人,就匆匆離開了。
張大娘目送清霞離開,想到再過幾天自己就能去做工掙錢,心裡别提有多高興了。
張大娘是個勤快人,她家裡倒是不太窮,雖說沒有太多餘錢,至少吃喝是不愁的。
她家男人姓孫,常年跟着别人在外頭押貨讨生活,能掙到錢,就是太辛苦,一年到頭也沒幾天能待在家裡。
家裡兩個兒子,哪兒哪兒都要錢,張大娘一直都想尋個活,掙點錢存着,以後要給兩個兒子安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者說,她家男人年年都在外頭奔波勞碌,她也心疼,要是她自己能掙到錢,她男人也能松快點。
前幾年家裡兩個孩子還小,男孩子皮實,沒人管着不行,她得在家管教孩子,現在孩子大了,找活又不好找了。
先頭她接過幫人漿洗衣裳的活,天天把手泡在水裡,手上的口子裂了一個又一個,兩個孩子見了,心疼得掉眼淚,非得叫她把活辭了。
自從上回在自家門口聽見清霞跟她姐姐說開店的事後,張大娘就把這事記在了心上。
她沒去找清霞拉關系,她自己是知道的,人家請人幹活的不喜歡拉關系走後門,再說她時常教育孩子,做人做事都要堂堂正正的。
要想孩子們學好,她這個當娘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樣。
再一個,要請人,人家也是要請合适的人,自己若是貿然找上門去,不但會惹清霞她姐姐不高興不說,還讓清霞為難。
張大娘認得周明遠,知道他是清霞的二叔,她看見周明遠在西邊的空鋪子裡守着,問了問鋪子招人的要求。
按照鋪子的要求,去參加了考核,憑着自己的實力聘上了切菜的活。
東家大方,工錢給得高,别看隻是個切菜的活,一個月足足八百文工錢。
昨天還帶她們去做了衣裳,說是什麼員工服,并且東家說了,上工期間,中午飯就在店裡吃,這待遇簡直太好了。
憑自己的能力找到了活,東家還是自己鄰居的親戚,張大娘相信隻要自己好好做事,就能在店裡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