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出現廖通判那樣的事情,這一次清荷打算女扮男裝去見李二少爺。
她若是一副未嫁姑娘家的裝扮,在府城辦起事來,總歸是不太方便。
既然是扮作男子,金婆婆就不适合留在身邊了,清荷便讓金婆婆自己去四處逛逛,她領着劉廣林去赴約。
閑雅閣東家定的地方就在自家酒樓,清荷和劉廣林進了酒樓,劉廣林找到與他常來往的宋管事。
宋管事聽說是周記的東家來了,止不住好奇地偷偷打量,打量之下微微吃驚,沒想到掌管周記的,竟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少年人。
不管心裡多驚訝,宋管事臉上的笑容那是又熱情又親和:“原來是周少爺,快裡面請,我們東家早就安排好了房間,就盼着周少爺早日到來。”
“有勞貴東家的惦記,這段時間多謝宋管事的關照,一點小心意,宋管事别嫌棄。”清荷說完,劉廣林很有眼色的把手中的禮物遞給宋管事。
給他的禮物?
“多謝周少爺,我就厚着臉皮收下了。”宋管事詫異後又感到十分開心。
他一直覺得劉廣林是個不錯的人,私下裡兩人常一起喝點小酒。
卻不想周記的東家也是如此有禮,還給他準備了禮物,是個能結交的人。
距離約定好的時間還差一刻鐘,閑雅閣事多,宋管事沒法子一直陪着,清荷便讓他忙自己的事去,她和劉廣林在屋子裡等着便是。
等宋管事走後,清荷粗略掃了幾眼房間的布局。
整間屋裡布置得十分清新雅緻,牆角放着香爐,飄飄渺渺的香氣袅袅升起,趁得屋裡多了幾分仙氣。
屋内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張八仙桌,窗戶半開,從窗口望出去,正好望見遠處的重巒疊翠。
美景如畫,豈能辜負。
清荷坐到窗邊,眺望着遠處,細碎的陽光透過窗戶上的镂空花紋,輕盈地落在她天鵝般的脖頸上,那片惑人的白在閃着珠光,頗為迷人眼。
李言知進屋看見的第一眼就是這一幕,他的目光徑直落在對面人身上,就在這時,窗邊的人似乎見到了什麼有趣的事,忽然露出了一抹微笑。
這是哪裡來的姑娘?
笑起來跟蜜糖似的,李言知忍不住也跟着翹起嘴角,方才宋管事說,周記的東家到了,這姑娘莫非就是?
劉廣林安置好清荷後,下樓去方便了一下,再回到屋子時,就見門口立着個身形颀長,風姿卓越的男子。
“可是李二少爺?”
突然其來的聲音,将兩個人同時喚回到現實。
清荷見到屋裡的年輕男子後,再顧不得樓下的趣事,立即起身走進,介紹自己道:“李老闆,我是周記的東家周清荷,我把做好的成品帶來了。”
“辛苦周老闆了,周老闆請坐。”
李言知走到桌邊,等清荷坐下,坐在了她的對面。
兩人坐定後,李言知才看清楚對面人的樣子,對面的姑娘穿着男裝,畫粗了眉毛,弄黃了臉,粗看之下确實像個瘦弱的男子。
不過這身裝扮破綻之處不少,臉色是弄暗了,脖子卻沒有,小巧精緻的耳垂,以及耳垂上的小黑點,都洩漏了她女子的身份。
李言知打量清荷的目光,清荷當然注意到了。
她看着對方的眼睛,大方道:“李老闆見諒,我這身打扮隻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并非要刻意隐瞞什麼。”
“我明白的,周老闆想得周到。”李言知溫和一笑,沒有再繼續盯着對面人看。
而是指着桌上放着的幾個小罐問道:“這裡面可就是周老闆帶來的東西?”
“正是,李老闆上次問,有沒有儲存時間長,且方便運送的醬菜,我便做了幾樣帶過來給李老闆過過目。”
李言知打量清荷的同時,她也在用餘光觀察他。
劉廣林昨天講了那麼多為李二少爺魂牽夢萦的小姐,她可是很好奇李二少爺到底長得有多好看。
一見之下,果然不俗。
一身雲錦緞袍,袍上繡着雲紋圖案,行走間暗紋湧動,整個人身形如玉,姿态文雅,目光清朗溫潤。
饒是清荷一個見慣了各種美男子的現代人,也忍不住私下贊一句,好一個溫潤如玉的貴公子。
李言知看了看幾個小罐子,伸出骨節分明的手打開了其中一個,裡頭是腌制的麻辣蘿蔔條。
他低聲吩咐身旁人幾句,手下人得了吩咐,出了房間,片刻後端來一碗米飯。
李言知就着米飯,将幾種醬菜一一試過後,臉上露出笑容,揮揮手讓手下人下去。
清荷還有些愣神,怎麼會有貴公子吃醬菜吃得這麼自然又好看,還有他不怕她害他嗎?
都沒讓人試菜,直接就吃了。
李言知的手下出去後,屋子裡便隻剩清荷,劉廣林和李言知三人。
若是東家是個男的,劉廣林這會鐵定很有眼色的退了出去,可清荷是個姑娘家,還是定了親的,他怎麼也不會讓東家單獨和男的待在一個房間。
李言知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也沒讓劉廣林離開,而是直接問起關于醬菜的問題。
兩人一個問一個答,一來二去間便将如何運輸,如何售賣等步驟,商量了個徹底。
很快簽下契書,約定每個月每樣醬菜送三百斤到甯州府。
等甯州府的市場打開後,再加大規模,往周邊的府城發展。
達成了合作,清荷第二天一早便起程回了王家莊。
這麼大的單子,家裡的女工不夠用,送貨的隊伍也不夠,得趕緊招人才行。
周老二家又要招工啦,這個消息可讓村裡上次落選的婦人笑開了花。
這其中有些人上次沒選上,心裡不服氣,又想着周家或許還會招人,不少人在家裡偷偷練着刀工,這不就等到了。
至于嘴碎,愛幹淨這兩點,好些婦人也有意識的在改變,因此這一次的考核後,選拔出來的人足有十幾個,清荷直接都留下了。
目前來看,人是多了一兩個,但她相信很快就能派上用場。
除了招人,清荷還放出了消息,讓村裡人發動親戚朋友多種菜,種出來的菜隻要是品質好,她家都收。
至于收哪些菜,她讓大夥去問王長喜,收菜的事都是他在負責。
說到王長喜兩口子,村裡人又是一場羨慕。
兩口子一個管作坊,一個收菜送貨,一個月就是近二兩銀子,比在鎮上鋪子裡做活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