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姑娘,聞、周、曲、杜、黃五家同時給您送來拜帖。”
香苗在門外禀報,在面紅耳赤了幾回後她學乖了,隻要公子在,她就絕不冒闖。
喬雅南推開懷信坐回書桌後邊:“送進來。他們五家同時來的?”
“是。”香苗把拜帖遞上。
喬雅南翻了翻,定的時辰都一樣,顯然是約好了的。稍一想,她寫了回帖讓香苗給五家的人帶回去。
“同時不請自來,你說能是什麼事?”
沈懷信提醒她:“你要成親了。”
成親……喬雅南想到了:“給我添箱?”
“應該是。”
看她皺眉,沈懷信仍是坐回她椅子扶手上攬着她,非常的坐沒坐相,卻是他最近最喜歡的姿勢。
“不用想太多,人與人之間總有往來,或為利益,或為真心。若是真心,我們便回以真心,若是利益……利益也并非全是壞事,就像我們用他們五家為常信縣出力,不就是聯合起來行了好事?一條船上的人便利益可談,背向而行便無需理會,太過忌憚了會讓你束手束腳,想得多了事事難成。”
“我怕他們送的禮太重了。”
“不會,聞老大人待你有幾分真心。”
喬雅南伏在他腿上問:“我也相信他待我有真心,但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若非老大人出面把他們叫到一起分析利弊,他們怕是要各送奇珍,隻為壓對方一頭了。送什麼禮,他們應該都是有商量過。一緻對外時他們的拳頭朝着外邊去,對内時也會有争奪,就像老大人肯定沒告訴另外四家太後曾來過。”
沈懷信細細的和她分析這些事:“同鄉在外會成為天然的同盟,尤其是在京城之中,借同盟之力才能盡快站穩腳跟。常信縣這五家在京城一直守望相助,這次黃家出事,他們都出了力。而你,将成為第六家,他們這是把你當成自己人了。”
“聽着都覺得累。”
“習慣就好。”把她的頭發攏到一邊,沈懷信神情溫柔:“恒朝才建國二十年,根子還沒來得及爛透,沒有太多隐患,不必擔心。”
喬雅南側頭看他:“那我就收了?”
“添箱之喜,該收。”
事實就像懷信說的那樣,五家都來了,并且都是送的一套價值差不多的全套首飾,非常有份量,連黃家都是如此。
喬雅南收得非常痛快,倒是讓幾人有些意外,他們原本還以為會要多費一番口舌。
聞老多留了一會。
“什麼時候走?”
“明天。”喬雅南打趣:“您再晚來一天都逮不着我人了。”
聞老看着她:“都準備好了?”
“反正我就把自己和妝奁一道送過去,後面的事我就管不着了。”
“到時幾家在京城的人會去喝杯喜酒,你和沈大人說一聲,把他們安排在娘家人那桌。”
喬雅南鄭重一禮:“多謝您一直替我着想。”
“沈家是好人家,小沈大人也是好兒郎,提前向你道聲喜。”聞老起身,背着雙手往外走去。他在京城數年,女大人的路走得有多艱難再清楚不過,這丫頭雖然名義上不是女大人,但做的就是女大人的事,也不知能闖出怎樣一番将來,他很期待。
而新嫁娘喬雅南在日子定下這麼久後,終于開始期待自己的婚禮。
日子還差着幾個月的時候她覺得自己還能做好多好多事,可當出行的日子定了,那時間就像是點了加速。
從桂花裡拜祭了父母後去往府城,再從府城随着妝奁一起去往
京城,在路上還嫌太慢,坐車太久難受,坐船太久暈乎,一個晃眼間,京城已經近在眼前。
一行人坐不住了,都上了船頭。
碼頭上人潮如熾,向外來人宣告着這一地的喧嚣繁華。
喬雅南沒被吓住,她什麼場面沒見過,也就那些大船能多得她幾個眼神。
可落在同行的其他人眼裡,他們的眼睛已經不夠用了。
族裡來送親的是二叔和松叔,老族長的意思是眼下族裡隻有這兩個見着生人還能說得出幾句話,其他人就不來京城這種地方丢人現眼了。
船隻漸漸靠近碼頭,許峰在最前頭張望片刻,回來禀報:“姑娘,沈家來接的人已經在等着了。”
喬雅南一愣:“他們知道我們今日到?”
許峰笑着回話:“水路上的日子算不了那麼準,夫人肯定是每天都派了人過來,就怕錯開了。”
周嬷嬷把小修齊遞給香苗抱着,上前來給姑娘整理衣裳,今日無風,儀容齊整。
“姑娘早已得了夫人認可,不必煩心。”
喬雅南哪是擔心婚事有變,都到這份上了,真出變故沈家也要跟着丢人。她擔心的是老狐狸那頭,從始至終都那麼善待她,她其實很想要個緣由,不然心裡總是不安。
周嬷嬷又拿了頂帷帽給她戴上,邊輕聲提醒:“京城和别的地方不同,權貴極多,大人雖然不懼任何人,但姑娘好日子在即,還是不要因着什麼意外耽誤了。”
喬雅南調整了下帽子:“我去提醒二叔他們。”
兩人一聽忙把到處看的眼神收回來,生怕惹事給大丫頭帶來麻煩。
船停穩了,剛搭上橋闆,立刻就有一行人上了船。
許峰把人領過來:“姑娘,這是大管事沈岩。”
沈岩恭敬的行禮:“小的沈岩,見過姑娘。”
喬雅南虛扶了下:“大管事免禮。”
沈岩這才站直了禀明來意:“夫人算着您是這幾日到,囑咐小的帶人在此候着,接到您後先送您回家歇息,妝奁等物什小的會安排人盡快送去。”
“也好。”喬雅南半點不矯情,點點頭道:“麻煩大管事了。”
“小的份内事,不敢當姑娘一句麻煩。”
在船上飄了十來天終于腳踏實地,喬雅南都覺得這地有點軟,扶着念珠的手适應了下才擡腳走路,她可不想才到京城就行大禮,那太丢人。
直至上了馬車,隔絕了那些盯着自己的視線,喬雅南才把端着的那口氣吐出去,她的身份估計早就被人猜出來了。也是,狀元郎竟然落一鄉姑手裡,是得好奇。
不過她現在好奇的是,她那未來家翁今天請病假了嗎?
“禀姑娘,聞、周、曲、杜、黃五家同時給您送來拜帖。”
香苗在門外禀報,在面紅耳赤了幾回後她學乖了,隻要公子在,她就絕不冒闖。
喬雅南推開懷信坐回書桌後邊:“送進來。他們五家同時來的?”
“是。”香苗把拜帖遞上。
喬雅南翻了翻,定的時辰都一樣,顯然是約好了的。稍一想,她寫了回帖讓香苗給五家的人帶回去。
“同時不請自來,你說能是什麼事?”
沈懷信提醒她:“你要成親了。”
成親……喬雅南想到了:“給我添箱?”
“應該是。”
看她皺眉,沈懷信仍是坐回她椅子扶手上攬着她,非常的坐沒坐相,卻是他最近最喜歡的姿勢。
“不用想太多,人與人之間總有往來,或為
利益,或為真心。若是真心,我們便回以真心,若是利益……利益也并非全是壞事,就像我們用他們五家為常信縣出力,不就是聯合起來行了好事?一條船上的人便利益可談,背向而行便無需理會,太過忌憚了會讓你束手束腳,想得多了事事難成。”
“我怕他們送的禮太重了。”
“不會,聞老大人待你有幾分真心。”
喬雅南伏在他腿上問:“我也相信他待我有真心,但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若非老大人出面把他們叫到一起分析利弊,他們怕是要各送奇珍,隻為壓對方一頭了。送什麼禮,他們應該都是有商量過。一緻對外時他們的拳頭朝着外邊去,對内時也會有争奪,就像老大人肯定沒告訴另外四家太後曾來過。”
沈懷信細細的和她分析這些事:“同鄉在外會成為天然的同盟,尤其是在京城之中,借同盟之力才能盡快站穩腳跟。常信縣這五家在京城一直守望相助,這次黃家出事,他們都出了力。而你,将成為第六家,他們這是把你當成自己人了。”
“聽着都覺得累。”
“習慣就好。”把她的頭發攏到一邊,沈懷信神情溫柔:“恒朝才建國二十年,根子還沒來得及爛透,沒有太多隐患,不必擔心。”
喬雅南側頭看他:“那我就收了?”
“添箱之喜,該收。”
事實就像懷信說的那樣,五家都來了,并且都是送的一套價值差不多的全套首飾,非常有份量,連黃家都是如此。
喬雅南收得非常痛快,倒是讓幾人有些意外,他們原本還以為會要多費一番口舌。
聞老多留了一會。
“什麼時候走?”
“明天。”喬雅南打趣:“您再晚來一天都逮不着我人了。”
聞老看着她:“都準備好了?”
“反正我就把自己和妝奁一道送過去,後面的事我就管不着了。”
“到時幾家在京城的人會去喝杯喜酒,你和沈大人說一聲,把他們安排在娘家人那桌。”
喬雅南鄭重一禮:“多謝您一直替我着想。”
“沈家是好人家,小沈大人也是好兒郎,提前向你道聲喜。”聞老起身,背着雙手往外走去。他在京城數年,女大人的路走得有多艱難再清楚不過,這丫頭雖然名義上不是女大人,但做的就是女大人的事,也不知能闖出怎樣一番将來,他很期待。
而新嫁娘喬雅南在日子定下這麼久後,終于開始期待自己的婚禮。
日子還差着幾個月的時候她覺得自己還能做好多好多事,可當出行的日子定了,那時間就像是點了加速。
從桂花裡拜祭了父母後去往府城,再從府城随着妝奁一起去往京城,在路上還嫌太慢,坐車太久難受,坐船太久暈乎,一個晃眼間,京城已經近在眼前。
一行人坐不住了,都上了船頭。
碼頭上人潮如熾,向外來人宣告着這一地的喧嚣繁華。
喬雅南沒被吓住,她什麼場面沒見過,也就那些大船能多得她幾個眼神。
可落在同行的其他人眼裡,他們的眼睛已經不夠用了。
族裡來送親的是二叔和松叔,老族長的意思是眼下族裡隻有這兩個見着生人還能說得出幾句話,其他人就不來京城這種地方丢人現眼了。
船隻漸漸靠近碼頭,許峰在最前頭張望片刻,回來禀報:“姑娘,沈家來接的人已經在等着了。”
喬雅南一愣:“他們知道我們今日到?”
許峰笑着回話:“水路上的日子算不了那麼準,夫人肯定是每天都派了人
過來,就怕錯開了。”
周嬷嬷把小修齊遞給香苗抱着,上前來給姑娘整理衣裳,今日無風,儀容齊整。
“姑娘早已得了夫人認可,不必煩心。”
喬雅南哪是擔心婚事有變,都到這份上了,真出變故沈家也要跟着丢人。她擔心的是老狐狸那頭,從始至終都那麼善待她,她其實很想要個緣由,不然心裡總是不安。
周嬷嬷又拿了頂帷帽給她戴上,邊輕聲提醒:“京城和别的地方不同,權貴極多,大人雖然不懼任何人,但姑娘好日子在即,還是不要因着什麼意外耽誤了。”
喬雅南調整了下帽子:“我去提醒二叔他們。”
兩人一聽忙把到處看的眼神收回來,生怕惹事給大丫頭帶來麻煩。
船停穩了,剛搭上橋闆,立刻就有一行人上了船。
許峰把人領過來:“姑娘,這是大管事沈岩。”
沈岩恭敬的行禮:“小的沈岩,見過姑娘。”
喬雅南虛扶了下:“大管事免禮。”
沈岩這才站直了禀明來意:“夫人算着您是這幾日到,囑咐小的帶人在此候着,接到您後先送您回家歇息,妝奁等物什小的會安排人盡快送去。”
“也好。”喬雅南半點不矯情,點點頭道:“麻煩大管事了。”
“小的份内事,不敢當姑娘一句麻煩。”
在船上飄了十來天終于腳踏實地,喬雅南都覺得這地有點軟,扶着念珠的手适應了下才擡腳走路,她可不想才到京城就行大禮,那太丢人。
直至上了馬車,隔絕了那些盯着自己的視線,喬雅南才把端着的那口氣吐出去,她的身份估計早就被人猜出來了。也是,狀元郎竟然落一鄉姑手裡,是得好奇。
不過她現在好奇的是,她那未來家翁今天請病假了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