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看着他,靜默片刻後問:“皇上離宮瞞不住,如何安撫朝臣?”
“有您在,何用安撫,往您曾經坐過的位置一坐,他們誰敢多說半句。”
“皇上的安危如何保障?”
沈散培下巴微揚:“微臣親自伴駕,您可信得過?”
太後頓時笑了:“好你個沈散培,說來說去,你全是為了自己能出京!”
沈散培笑:“讓您看出來了。”
這一笑,氣氛松弛下來,太後輕輕點頭:“哀家再好好想想。”
正如太後了解沈散培,沈散培對太後也極為了解,太後這般語氣事情就已經成了六成,剩下的兩成是顧慮,兩成是擔心。
今年已難成行,明年,明年他就能出京了。
也不知道那臭小子還要在外邊磨多少年,他想緻仕啊!
太後又将那幾張紙稿抽出來遞給散培:“看看,你們家裡是一個比一個能折騰。”
沈散培看着那字迹就笑了,再一看内容,神情變得認真起來。
他雖和懷信有書信往來,沈忠也常有信送回,可沒有十萬火急的事,他們常是一封信寫十天半月的内容,信倒是厚得很,就是不那麼及時。他們準備修路之事懷信有講過,可從軍營借人,這天馬行空的法子,他也是沒想到。
那就怪不得太後突然把他叫來,問他君臣如何相知了。
太後喝了口茶,又告知:“孫将軍的折子到了皇上那。”
也就是說,懷信已經去把這紙上的謀劃落到實處了。倒是會找人,孫良行那老小子不會為難他。
沈散培平時懶得用的腦子這時候轉得飛快,通過這個點,已經想到了多點多面。
“接下來最少五十年不會有大的戰事,邊軍如何尚且不說,内地軍要如何不爛到根裡去,确實是朝中上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她這個思路……很獨具一格。臣也認為,如此多的壯勞力,荒廢在那裡确實是太可惜了,既能用來修路,那是不是也能用來幹點别的?”
太後挑眉:“比如?”
“比如開山挖河,比如遇天災人禍。”沈散培越說想法越多:“如今正是百廢待興,有的是需要他們的時候,隻是若真如此做,那軍中就不止是要削減人馬了,還得多定些規矩,上至将軍,下至小兵,都得讓他們保持在一個相對較好的狀态裡,不止是操練身體,還要養護這裡。”
沈散培拍了拍心口,手按在那裡繼續道:“心不能敗了,不能壞了,不能黑了,他們心裡得裝着國家。還有,饷銀要給足,不能少,甚至得有獎勵,他們去做那些事,他們才沒有怨言。”
如果喬雅南在這裡,她會受到驚吓,懷疑沈大人才是那個穿越的人。她還在遮遮掩掩的鋪墊,這位已經把她藏着的話全都說了出來,并且和她的思路沒有半點偏離。
真正的能人,有引導衆人前行的本事。
太後也是能人,但她的思維仍是被這個時代框住了,聽散培說了這些才發現,這确實是個極好的方向,若能将軍中那些人這麼用起來,他們頭疼的那些問題會少許多。
太後把紙要回去再看了一遍,明明都已經能背了,卻仍是一字一字仔細的看。再把散培說的這些套用進去,發現完全可行。
“散培,你家裡可願意出個女大人?”
沈散培并不意外太後如此問,換成他,若那不是自家的人,他也會起這個心思。
“若他們将來的女兒有這個心思,不止我,他們夫妻定也會鼎力支持。”
太後不和他繞彎子,直接點明了:“你知道哀家說的是喬雅南。”
“您親眼見過,相處過,若她有此心,您恐怕就不是來問臣,而是來告知臣一聲了。”沈散培笑:“若她真有此心,臣不但不攔着,還會站到她身後給她助力,可她不願,臣便絕不勸着。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顯然,對她而言功名利祿并非首選,能做什麼,是不是竭盡全力在做才是她在意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臣非常欣賞她的性情。”
太後無奈的看着侃侃而談的人:“哀家想讓懷信進宮做伴讀那時,你也是這般模樣,字字句句都在理,讓人反駁不了,待回過神了再一想,其實就三個字可以概括:不願意。”
“您也說臣說得有理,可見臣非常在理。”
“每次和你說完話,十天半月都不想再見你。”
沈散培順勢就道:“老臣身體略感不勢,不如您準了老臣的假?老臣這就回家休養十天半月,一定不礙您的眼。”
太後左右看了看,似是想找個能打人的東西,笑罵道:“一個月你都快歇息二十天了,再準假,你是一個月歇三十天嗎?”
“老臣倒是想……”
“要假的時候是老臣,說事的時候是臣,放低姿态的時候是微臣,哀家早摸準你的脈了,不上你的當,滾滾滾!”
沈散培也不失望,本來就是打着要到了假是賺到,要不到下次再要的主意,從善如流的行禮告退,非常順滑。
太後忍了忍,還是沒忍住笑,多少年了還這樣,真是半點沒變。
要是行遠還在……
想到先自己一步離開的夫君,太後臉上的笑意漸漸淡了。
她還得多撐幾年,看看這事能走到哪一步。若能走順了,那就把路盡可能的給他們鋪開一些,鋪得深遠一些。若走不順就得盡早斬斷,不能耽誤了沈懷信的将來。
比起朝中百官,她更信任在散培身邊養大,經由聖哲教導的沈懷信。
散培将兒子送到聖哲門下,恐怕也是在為皇兒做準備。恒朝隻能有一個沈散培,除了先皇,也再不會有哪個皇帝有福氣能擁有這樣的臣子。而皇兒需要的,是沈懷信這樣正直能幹,卻又極知變通的幫手。
恒朝的大管家,确實是把一切都算到了極緻,也算得長遠。盛家,自也不能負他。
把手稿的邊邊角角一點點捋平,太後心中思量萬千。坐在這個位置,已經無法事事從情感出發,權衡利弊早就成了本能。但細微處,她也想眷顧着些。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