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鞭炮聲起,阖家歡樂
陳建國道:“你沒想過,那就想好了再說。
你這個手藝,現在物價上漲,找個單位一天能給一百五,一個月下來,加上補助都四五千了。”
陳保國道:“不能吧,哪有這麼高的工資?
有那麼高的工資我肯定也不去。”
陳建國正說着呢,大鐵門前開來一輛藍色大卡車。
陳保國趕緊跑去開門。
龍江從車上跳下來,看到陳建國朝他走來。
“陳團長,腿好點沒?”
“好點了,龍經理,今天怎麼有空來飯館?”
“嗨,我媳婦被礦山的飯都吃怕了,想吃你們飯館的紅燒排骨,我來給她買一份帶回去。”
陳建國道:“我記得你們去年招拉礦的司機,找到人了沒?”
“找是找到了,但一直還在招人,你有合适的人要介紹嗎?”
陳建國看了眼面前的陳保國,說道:“我面前這個就是,我親弟弟,以前給農業局開大貨車的,你看可以不?”
龍江的目光這才落到陳保國身上。
陳保國微微一笑,龍江點頭。
“可以啊,怎麼不可以?
一個月上二十六天,一天一百八,管吃管住,願意幹不?
就是住得吃得差點兒。”
陳保國一聽,嘴角抽了抽。
他
沒聽錯吧?
陳建國看着陳保國道:“願意不?”
陳保國幾乎是沒考慮,說道:“願意啊,怎麼不願意?”
他之前都想過,要是回老家去做生意,一年掙個四五萬都謝天謝地了。
現在這工資,還回啥老家啊?
陳建國一聽,一臉生無可戀。
上一秒還堅決回家的人,下一秒就不回了。
陳保國有些激動,問道:“龍經理,我啥時候去上班啊?”
“你要是方便的話,等會兒就跟我回礦山吧。”
陳保國道:“你等我,我十分鐘回來。”
陳建國還沒說話,陳保國腳底抹油,下一秒人就不見了。
龍江看得一愣。
人呢?
這小子跑得還挺快,這是長跑運動員的好苗子呀。
龍江笑道:“你這個弟弟,還挺有意思的。”
陳建國笑道:“你來得可太及時了,你要是不來,他都打算帶着媳婦和孩子回老家去了。”
“你介紹的人我放心,礦山生活環境差,工資高,他看着就是能吃苦的,跟着我肯定能掙錢,你就放心吧。”
陳建國笑道:“放心放心,我放心。”
龍江看了眼陳建國的腿,說道:“我說你也加強鍛煉早點好起來,到時候咱一起搞礦。”
陳建國隻當龍江是在開玩笑,說道:“行,沒問題。”
“那行,那你接着曬太陽,我給媳婦帶排骨去。”
“好。”
龍江去前面給韓青點排骨去了,十幾分鐘後,陳保國就拎着一個包來了。
陳建國啧啧兩聲:“你不是說工資再高都不去嗎?”
陳保國傻笑道:“我就是随便說說而已。
這麼高的工資,比我在農業局能掙多了。”
陳建國笑笑,陳保國将東西放在一邊,跑去找何大美。
何大美這邊還正忙着上菜了。
陳保國将何大美招手叫到一邊,說了情況後,何大美都沒反應過來。
何大美道:“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回去了?”
“不回去了,礦山工資高,我得去掙錢。”
何大美心裡也高興,這段時間陳保國沒工作,在家裡也是悶悶不樂的。
雖然他掩飾得很好,但家裡人都能看得出來。
他現在找到工作了,說走就走,臉上的喜悅都掩藏不住。
何大美在這邊待習慣了,如果嫂子回老家去,她就跟着回去。
嫂子不回去,他也不回去。
龍江給韓青買了排骨,拉着陳保國走了。
這邊離礦山不是很遠,也就三十幾公裡的路,但山路崎岖,坑坑窪
窪,車子走在路上比較慢,怎麼都要一個多小時。
不過,陳保國覺得,一個月能休息四天,已經很好了。
田文君給飯館這些人都漲了工資。
從以前的幾十,到現在的幾百。
對面那個火鍋店,田文君給他們都分錢了。
她給趙二蛋和張喜娃借的五千塊錢,田文君已經扣清了。
今年前半年,給他們都分了不少。
這兩年過來,物價上漲的厲害,飯館的菜也在慢慢漲價。
這兩年過來,錢比前幾年還要好掙一點。
對面的五金店,生意也特别好。
田文君在等,等一個契機。
今年一過,她就用自己所有的錢去買股票。
她不僅要買,還要讓身邊的人買。
田文君在心裡偷偷有了個計劃。
兩個月後,她做了檢查,孩子很健康。
王玉蓮兩口子知道後,興奮落淚。
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又懷了一個孩子。
田文君交了兩千的罰款,去計生站開了證明,這樣下次去做檢查會好一點。
1989年年底,陳建國終于能站起來了。
田文君激動落淚,對未來更加看見了希望。
趙二蛋和張喜娃沒事幹的時候,就牽着他的手走路。
之前,周政
委來了好幾次。
看到陳建國的變化,他也激動。
這小子,又熬過了一關。
何永剛和何昌明一家子,聽了田文君的,在自家買的地裡,裝了十幾個蔬菜大棚,現在開始種植反季節蔬菜。
田文君現在的目的就是照顧好生意,照顧好自己。
她這一胎不是很累,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
這一胎,她人看着胖了一圈,最喜歡吃的就是紅燒肉蓋米飯。
田文君覺得這一胎,女兒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她很饞。
老家這邊,陳開放和張翠花還是知道了陳建國身上發生的事情。
張翠花知道的時候,人差點暈了過去,好幾天都沒吃下飯。
想到兒子出事的時候,她在睡夢中噩夢連連。
原來,真的是兒子受傷了。
知道他現在好點了,張翠花兩口子還是愧疚。
好在兒子沒出什麼事兒,萬一他要是出了什麼事兒,将來該怎麼辦?
慶幸的是,他們的兒子好起來了。
1989年除夕,田文君的飯館,坐了滿滿兩大桌子人。
縣城這幾年發展很快,街道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趙二蛋和張喜娃帶着一幫孩子出去玩,田文君陪着陳建國。
此時此刻,鞭炮聲起,阖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