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甜甜一口氣把所有的空間裡的獎勵全部兌換,然後種植。
“叮,你種植玉米獎勵1000星際分。”
“叮,你種植葛根獎勵1000星際分。”
“叮,你種植番茄獎勵1000星際分。”
“叮,你種植土豆獎勵1000星際分”
.......
空間裡剩餘的五個農作物全部一口氣全部種植,讓宋甜甜驚喜的是,這兌換花200星際分,獎勵也是翻倍的,足足給1000星際分。
所以她兌換了所有的東西,種植下去獲得的星際分,也差不多賺了3800星際分?
算起來還是她賺了啊!
宋甜甜覺的此刻兌換真的極好,若是在升級一層兌換,她還不知道要多浪費多少星際分呢,因為畢竟可能下一層的獎勵誰都不知道呢。
誰知道會不會給農作物,對吧。
幸好空間擴大了,若不然這麼多農作物,這麼排下去種,宋甜甜忽然覺的她的靈泉空間也沒那麼寬闊了。
哎!
想着占系統的便宜......可感覺系統把每一步都算到了。
也就是自己穿越的大大金手指!
至于為什麼要兌換葛根和山藥,冬麥這三件東西,是因為宋甜甜莫名覺的,系統出品定非凡品,葛根說不準比古代種出來的好,冬麥種子也許也比古代的好,産量肯定比古代高。
所以她要種,也要試試。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她就可以把空間裡的東西直接換到異世,這樣的話,什麼東西都是空間出品,那産量.....哈哈哈,憑着葛根這一項她都能發大财。
種植好了空間物品,每天隻要起來收割晚上種植就好,花不了多少時間。
宋甜甜看着寬闊的空間,覺的用不了多久,空間就被她所有的農作物給塞滿了。
日子依然四平八穩的過。
宋老根上梁的日子很快定好,宋甜甜天天在鑽研她的鹵肉,因為想鹵雞爪和鴨頭,可是古代哪裡來的地方買雞爪和鴨頭,鴨脖子,因為沒有成熟的工藝鍊,更沒有大批量養殖的雞鴨。
不過宋甜甜還是想到了辦法,她去了福滿樓和劉掌櫃談好,每日宰殺的雞鴨,鴨頭,鴨脖子,雞爪都賣于她。
劉掌櫃當時還很驚異。
這小丫頭買别人不吃的東西幹嘛?
委實宋甜甜要的東西,一般人都不會吃,所以很多時候,客人都會特地囑咐去除這幾樣東西。
沒有想到這個小丫頭居然要買?
劉掌櫃自然樂的順手推舟做個好人,每日他的福滿樓摘雞鴨都是十隻左右,鴨頭,雞爪,鴨脖子都有,隻是一家還是太少了,宋甜甜又去托詹長林購買。
詹長林巴不得和宋甜甜走近,一聽是購買鴨頭,雞爪,鴨脖子,頓時去了雍州給宋甜甜去購買,隻用了三天就托人運回了一大包這些東西。
雍州酒樓多,每個酒樓買一些這些東西,一年下來也能有好多。
宋甜甜接到詹長林的送貨,眼皮還挑了挑,看來雍州不虧不虧府州,每日居然能買到這般多鴨頭,鴨脖子和雞爪,這有錢可真多啊。
那就說明,這些雞爪子,鴨頭不缺的話,她這個鹵店可以開。
詹長林的這些東西送來後,和劉掌櫃的一起,宋甜甜就開始鹵了。
這次用的老鹵水,再稍微加一點調料,鹵起來的味道更是好吃美味。
尤其是雞爪,鴨脖子.......這小小的雞爪被鹵的軟軟的,一咬下去,骨頭立即化斷,那雞爪勁道的嚼勁,讓宋家人都驚呆原來雞爪子還能這般好吃。
更别說鴨脖子了。
咬着一截一截的鴨脖子,吸溜吸溜的美味,怎麼吃都感覺還吃不過瘾。
為啥這些貌不驚人的東西,一鹵起來就能變成人間美味,着實令人驚歎。
宋甜甜試着鹵菜的每一天,宋家每一個人都吃鹵味吃的淋漓酣暢。
太過瘾了。
在試吃鹵菜的過程中,就這樣悄悄迎來了宋家的上梁酒。
這次上梁酒不是擺流水席,所以宴請的人隻是親朋好友,宋老根滿打滿算,也就二十桌席面這樣。
二十桌席面的話,他們宋家一家人都能忙的過來。
宋家上梁大宴,宋甜甜就準備把這些鹵菜給搬上桌去。
古代不能鹵牛肉,因為根本不能殺牛。
殺牛是要坐牢的。
在古代士農工商,農的地位在士下面,古代封建階級曆代君王都重視農業,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種糧産田更是基石。
所以古代耕牛是重要的生産工具,一頭耕牛甚至比成年男人還寶貴,所以是被禁止殺牛的。
通常誰家有牛有幾頭牛,何時轉賣,何故死亡等等,都是需要到官府報備的。
隻有等牛老了不能動了才能殺,除此以外,一般殺牛者都是需要坐牢的。
沒有牛肉,宋甜甜就想到了羊肉,加上豬頭肉,宋甜甜就打算做一道鹵肉拼盤。
大慶五十四年。
冬月初一。
宜:納采,入宅,赴任,上梁,安床。
大吉!
今日便是宋家的上梁日。
前一夜,宋家等人已經把菜肴基本都準備,今天隻需要做一些熱熱菜,再做幾個青菜就好。
今日除了宋家村裡的本族的親人,小楊氏的外家,方氏的外家,還有詹長林,劉掌櫃,張掌櫃,這些人,宋老根都送去了帖子。
當然,還有樊小花一家,宋老根也送了。
樊小花現在畢竟跟着林白學武,宋老根于情于理都要給林白一個面子。
樊青山大概沒有想到,宋老根居然還想到給自己送帖子,一時之間人都激動的不行。
到底因為樊小花,和宋老根家走近了。
樊青山臉上都是喜色。
畢竟上梁酒不比流水宴,流水宴是整個村,上梁酒基本除了姓宋的,他們這些關系一般的外姓本村人,可都是去不了的。
宋家是莊稼戶,外面的親戚好友不多,來來去去還是宋家村本族人比較多。
到了快中午的時候,那些送了帖子的人陸陸續續都來了。
劉掌櫃,張掌櫃,詹長林都備了慶錢,一人一個錢袋子,宋世書接過他們的錢袋子都覺的沉甸甸的。
裡面最少也有五兩銀子。
這真是大手筆了。
https:///books/51328/51328278/31271110.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