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哥,不知道怎麼稱呼你們啊?”
張正一邊和他們搭着話,一邊熱情的掏出一包煙來,散給他們一人一支。
同時他也在暗中打量着對方,發現這兩人約莫二十七八的年紀,一高一矮,膚色發黑,渾身都是腱子肉,一看就是賣力氣的民工。
高個的看上去比較木讷,而矮個的眼睛裡透露出一股圓滑來。
“呀,這好像是中華煙吧,一根煙好幾毛嘞!”
矮個男在看到張正遞來的煙時,雙眼亮的吓人,擦了擦髒兮兮的手,有些扭捏的說道,“這麼貴的煙,怎麼好意思呢。”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他的身體卻很誠實,就像是搶似的從張正手裡拿過煙去,點燃後美美的吸了一口。
“我叫順子,他叫二娃,有什麼事你直說就行。”
中華煙的面子很大,矮個男吐出一個煙圈後,臉上露出陶醉而享受的神情,熱情的對着張正說道。
二娃接過煙去卻沒有點上,而是夾到了耳朵上,大概是舍不得抽吧。
“兩位兄弟,是這樣的,我呢家裡是做五金的,正好缺點銅當原材料,無意間看到你們這裡有一麻袋,就想着問一嘴,能不能把這些銅賣給我。”
張正明知道麻袋裡的都是五铢錢,卻故意的貶低了它們的價值的,想要當做銅來收購。
反正從剛才的對話中就能聽出來,兩人對于古董可謂是一無所知,空有寶貝擺在面前而不自知。
“哎呀,原來還是位老闆,您太客氣了,這一麻袋銅币是我們哥倆剛剛從地裡挖出來的,上面看着都還全是銅鏽,也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聽到張正是想要買這麻袋裡的銅錢,順子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幾分,臉上的褶子都多了起來。
他們兩人剛才還在商議着買了它們,張正立馬就上趕着來買了,這還真是心想事成啊。
同時在注意到了秦紫茵和徐娜兩個大美女後,順子的眼睛都看直了,對張正的态度更加恭敬了幾分。
在他看來,能有這樣的美女相伴,張正肯定是個大老闆,是以順子還貼心的問張正,銅錢上面的銅鏽會不會影響使用。
“哦,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容我先觀察一番吧。”
張正嘴上這麼說着,心裡卻忍不住罵娘了,這五铢錢上有了銅鏽才值錢呢,要是沒有的話,價值估計會少一半多。
此情此景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沒文化,真可怕!
不過張正也沒有過多的跟他們計較,心思全都放在了如何得到這一麻袋五铢錢上,并想着趁機觀察一下它的來曆。
“老闆,您随便看,要是不滿意的話,我可以幫你找一些好銅來。”
矮個男十分的殷勤,巴不得張正将這一麻袋銅币全部買下。
張正聞言微不可查的點點頭,随即從麻袋裡捏起一枚五铢錢,仔細的端詳起來。
旁邊的秦紫茵和徐娜兩人靜靜的看着張正,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一麻袋普通銅錢感興趣。
是以盡管她們什麼都不懂,卻也始終保持着安靜,不敢打擾張正。
順子和二娃兩人的目光也放在了張正的身上,心裡期盼着他能點頭,将這一麻袋銅錢全部買下來。
五铢錢的鑄造始于漢武帝,後經昭帝、宣帝在銅質、形制及書體等各方面日趨完善精美,一直沿用千年的時光。
這種銅錢外圓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這也是張正剛才一下子就認出它是五铢錢的原因所在。
不同時期的五铢錢價值也大不相同,張正手上的這枚五铢錢,銅質紫紅細膩,整體精緻光潔優美。
形制整齊,肉面光潔平滑,錢内外郭略高于錢肉,薄厚基本一緻。
錢币正面寫有五铢兩個小篆,五铢二字筆畫纖細秀逸,五字交筆彎曲,上下兩橫偏長,與交筆相連處呈直角;
朱字外廓堅挺勻稱,由外向内作坡狀傾斜,這是典型的漢宣帝時期的特征。
漢宣帝時期鑄造出來的五铢錢,無論是其銅質,形制,書體以及工藝,都已經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價值高昂。
是以張正在判斷出銅币的來曆後,心中也忍不住閃過一絲火熱的激動,慢慢一麻袋的五铢錢,這得價值多少錢啊。
強忍住心中的激蕩,緊接着張正又将銅币翻轉了過來,發現後面有背星月紋,這是五铢錢中比較珍貴的一種。
後世普通的漢宣帝時期的五铢錢,價格大約在十萬左右一枚,而帶有背星月紋的銅币,價格則能達到五十萬之巨。
張正觀察完手上的這枚五铢錢後,又随手從麻袋中抓起一把銅币,發現全都是漢宣帝時期的五铢錢。
這一麻袋少說也有個幾千枚,就算張正按照最低價,一枚十萬來算,這一麻袋過個十幾年,也足足價值幾個億啊!
想到這裡,張正激動的心髒快要蹦出來了,但想着這些東西還不是自己的,他就默念清心咒,讓自己冷靜下來。
而在冷靜下來後,張正很快又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這五铢錢的數量太多了并不是件好事。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放到古玩圈裡也一樣的道理,存世量越少的古董,價格也就越高,像這麼多的五铢錢湧入市場,估計到時候會跌得很慘。
當年由于王莽篡位後,導緻大量的五铢錢被集中銷毀,并且下令對使用和收藏五铢錢的,進行嚴重的處罰,使得五铢錢遭受了毀滅性的的大緻。
知道光武帝劉秀時期,五铢錢才回到了先前受重視的地位,成為漢代的主要流通貨币。
也正因如此,後世漢宣帝時期的五铢錢數量并沒有留下多少,所以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但張正怎麼都沒想到,他竟然在這裡看到了一麻袋的漢宣帝五铢錢,想想就覺得這數量有些吓人。
估計後世得到這些錢币的人,應該是沒有把消息透露出去,自己一個人收藏了這些五铢錢,否則價格早就跌穿了。
不過張正随後又轉念一想,隻要到時候自己慢慢的往外放貨,限制市場上流通的數量不就可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