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744章 報效國家?
柴爍進來的時候,見陛下坐在龍椅撐着頭看着他,像是已經将他的心事猜透。
“臣給陛下請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梁崇月倒是不清楚那件事的後續如何,不過舅母沒有來找她,那此事就已經有結果了。
“你找朕何事?”
柴爍從袖口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奏章遞上,梁崇月接過打開,很快便看完了。
“你要去華北?”
奏章被梁崇月放到一旁,不解柴爍這是鬧哪出。
“回陛下,如今大夏邊關太平無憂,朝堂穩固,臣空有報國之志,卻無用武之地。
華北大旱已經結束,現在正是重修河工水利的時候,工部尚書胡大人已經在華北待了大半年,工部也有許多事情需要他來處理,臣想前往華北助胡大人早日完成華北河工水利的重建,讓胡大人早日回京。”
梁崇月坐在龍椅上,依舊保持着撐着頭的姿勢看着他,這小子同她胡扯了半天,拉着家國大義出來說話,這是想報效國家,還是想抱美人回家?
“隻是想報效國家?”
梁崇月将柴爍遞上來的奏章拿起來重新看了一遍,再擡頭看他,這樣白淨的一張臉,去了華北怕是要吹老了。
“你現在任翰林院修撰,留在京城你上升之路或許不會有多快,但一定是穩當的,從翰林院升上去,日後可入内閣,但若是去了華北,翰林院的官職可就保不住了,你想清楚了?”
天下讀書人誰不想入内閣,去了華北,跟在胡荊身邊就是半隻腳入工部了,工部那個連油水都難撈的地方,胡荊又是個做實事的人,怕是攢上幾年都攢不夠聘禮。
梁崇月想從柴爍臉上看到猶豫和後悔,可惜叫她失望了,那小子是做足了準備來的。
“回陛下,臣想好了,臣想争取河道協理官一職,和臣現在的官職一樣都是從六品,翰林院固然穩定,但太慢了,臣等不起。”
“你才二十歲,往後的路還長着,現在就說等不起了,要不是你自願放棄翰林院的官職,去華北吃苦。朕真要好好掂量一下你的野心得有多大了。”
柴爍聞言想起剛才在殿外看到的君後殿下,這一刻,他比誰都要明白當年李太師放棄太師一職隻願入主東宮陪伴陛下左右時的心情。
或許會有難以割舍的不舍,但心裡明白誰更重要。
“臣野心不大,臣之心昭然若揭,臣自知家底單薄不願就這樣放棄,還想再努力一次。”
柴爍白淨着臉站在養心殿上,長身而立像是一棵剛剛長成的白楊,瞧着還經不住外頭的狂風暴雨,叫人不忍擔心他這樣執着會不會折斷在半路上。
“你想好了?華北旱災嚴重,河工水利的修建至少需要兩年,你年紀小,等得起,旁人未必。”
阿筝若是一開始就不願意成婚的話,舅母再怎麼逼迫也隻是選幾個人選,将畫像送到她面前,她一直咬死了不肯,舅母也拿她沒轍。
可現在阿筝看上了柴爍,想和柴爍在一起,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以她對舅母的了解,舅母可能會順着柴爍這個類型尋覓下去,找到比柴爍更好的也未必困難。
阿筝今年23,再過兩年,這簡直就是在挑戰舅母的耐心。
柴爍被梁崇月說的不講話了,但這就是擺在他們之間的問題,他拍拍屁股帶着努力的旗号走得幹淨,是不會有人逼着他娶親。
說不準大舅舅不放心他在華北,怕有危險,阿筝傷心,還會派人去暗中庇護一二。
柴爍去了華北要吃苦,阿筝在京城也享不到什麼福,家中父母長輩都是為着她好,她拒絕傷長輩的心,不拒絕自己心難安。
而且這趟出去再回來,按理來說,梁崇月最多給個正四品的官職給他,可因着有阿筝這一層緣故在,免不得要再往上升一升。
梁崇月低頭冷笑,手上的玉撚摩擦出發聲響,實在是樁好買賣。
她不否定這裡面有真情,但這世上的男子真情最不值什麼錢。
“郡主殿下自然是不必等着我的,郡主殿下身份、人品貴重,配得上這世間最好的,若我回來時,殿下尚夫之後不嫌棄,還願意要我,我願意給殿下做小。”
“噗。”
梁崇月還沒說什麼,在一旁聽牆角的小狗先沒憋住。
殿内兩人都沒理會小狗,梁崇月這才坐直了身體,正視柴爍。
“到那個時候你不覺着委屈?”
梁崇月直接默認了柴爍給阿筝做小這件事的可能性,隻是怕這小子付出這麼多,到時候變卦。
“不會,若能陪在殿下身邊,一個名分而已,臣不在乎。”
“而且臣年輕,等得起,能陪着郡主殿下終老。”
柴爍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堅定的像是已經看到結局了,就連一旁的小狗都被他這番言論震驚了。
“那好,朕準了,你明日就出發,朕再允你擔任‘赈災巡察使’,是個臨時差遣,但有密奏權。
今日朕和你所聊之事,朕不希望阿筝知道,懷揣愧疚的愛情就不純粹了,不是嗎?”
柴爍能從那樣的困境裡還保持初心,掙紮向上,絕不是個簡單的人,說話無需說得太直白,梁崇月知道他聽得懂。
梁崇月也想看看阿筝到底有多喜歡這小子,她希望阿筝如願,也不忍阿筝受苦。
所以這些苦就都給柴爍吃吧,他從小到大也沒少吃苦,再多吃兩年說不準就能如願以償,這樣的美事算下來也不是什麼苦。
“多謝陛下成全,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
柴爍跪下時,膝蓋磕在養心殿的地磚上,那聲音聽着就疼。
“行了,回去收拾收拾吧,翰林院裡的活今日就交接出去,明日朕就派人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