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惜寶還在傷感,卻見一個人跳了出來。第一個跳出來賣自己女兒的就是楊大丫的娘—楊家二房的媳婦,原來她想著還觀望一下,可一想到那50兩的白銀,又怕李家到時候人招滿了就不要人了,於是就立馬跳出來,做了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管別人怎麼說呢,錢可是自己的,反正家裡丫頭好幾個,也不差這一個。
楊家二媳婦在心裡自我建設心道:「再說李家是仁義人家,大丫賣過去也不會吃苦。」這樣想著唯一那麼一丟丟的愧疚也沒有了,馬上迫不及待的擠進人群衝到小糰子的娘親顧芝雪面前:「我賣,我賣,惜寶娘,我把我們家大丫賣給你們做丫鬟。」
楊大丫聽到自己娘親這麼急著跳出來把自己賣了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終於可以脫離那個吃不飽,還要挨打的家,難過的是自己的娘親毫無留戀的就把自己賣了。
楊大丫對那個沒有溫度的家也已經徹底失望,隻是有些放不下兩個小妹,但轉念一想,隻要我自己出息了,兩個妹妹我也還是可以照顧的。
於是楊大丫面有難過之色,亦有決然之心的跪到劉疏螢跟前:「大伯娘,你買下我吧,我會好好乾活的,我會上山打豬草,我會洗衣做飯,我會挖野菜,我會上山砍柴,我也能照看小惜寶妹妹,飯我可以少吃一點的,隻要給我一口飯吃,不餓死就行。」楊大丫說完蹬蹬蹬磕起頭來,生怕李家不要她。
劉疏螢給冬雪使了個眼色,冬雪馬上上前扶起了楊大丫。楊大丫興奮的眼眶微紅,但還跪在地上:「大伯娘,您是同意買下我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謝謝大伯娘,謝謝大伯娘。」說著給劉疏螢又磕了三個頭。
劉疏螢讓冬雪扶起楊大丫,心裡也是難以平靜:「到底是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的苦,才會迫不及待的賣了自己,哎。」劉疏螢搖了搖頭,又嘆了口氣。
小惜寶不知道什麼時候被自己奶奶抱在懷裡也站在門口看,經過前世文明熏陶前而來的奶糰子始終看不得人動不動就下跪磕頭。這會看到大丫都快磕出皿,不忍心見大丫如此,連忙呼喚自己的美人娘親:「娘親,買下小姐姐。」
劉疏螢慈愛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乖寶,親自扶了還跪在地上半起還未起的楊大丫:「好,大丫,你,我們李家買下了,從此以後你就是我們李家的人。」
楊大丫喜極而泣:「謝謝大伯娘,哦,不,謝謝大夫人」又轉頭看向小惜寶:「謝謝小小姐。」
劉疏螢又吩咐陳嬤嬤:「陳嬤嬤,拿一張斷親文書和一張賣身契給楊大丫的娘」
陳嬤嬤:「是,大夫人。」陳嬤嬤不卑不亢,禮行的非常規範和標準:「楊家二嬸,這一張是斷親書,這張是賣身契,隻要你在這兩張紙上按了手印,這50兩就是你的了,從此楊大丫生死富貴都與你楊家沒有任何關係,告到官府都沒有用,而且還要被打闆子。」
楊大丫的娘心想:「先把銀錢拿到手在說,在怎麼的大丫也是從我肚皮裡爬出來的,做娘的問自己女兒要點錢花還犯法啊。」
如此想著,楊二嬸便毫不猶豫的在斷親書上和賣身契上按了手印拿了50兩銀錢匆匆的回家藏銀子去了。
楊大丫看到自己的娘賣了銀子後頭也不回的走了,儘管知道娘心狠,但眼淚還是嘩嘩的往外流個不停,擦都擦不幹凈。
小惜寶時刻關注著這個可憐的楊大丫,見楊大丫哭,第一時間就遞過去一塊綉著貓撲蝴蝶的手巾:「小姐姐,擦淚淚,不哭。」
楊大丫這六年的人生在自己傷心難過甚至受傷哭時,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自己不哭,從來沒有一人遞一塊帕子給自己,還安慰自己不哭。
現在一個可可愛愛的奶糰子關心自己讓自己不哭,實在感動到沒有成語可以形容楊大丫此刻的心情,於是這一刻畫片便讓楊大丫記了一輩子。
楊大丫哪敢接這麼漂亮的手帕呀,胡亂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臉:「小小姐,奴婢不哭了。」小惜寶還想說點什麼,被第二個要賣身的丫鬟給吸引了,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暖房宴裡編排自己的楊招弟。
楊招弟是自己跑著來的:「伯娘,請你收下我,我願意跟在小小姐身邊,隻要能待在小小姐身邊,哪怕是要了我的命我都願意。」
眾人很是好奇,劉疏螢也是好奇,什麼事情就讓這個丫頭連命都可以豁出去也要留在小惜寶身邊,這麼想著也就這麼問了:「招弟,為什麼連命都可以不要也要留在我們小惜寶身邊呢。」
楊招弟:「伯娘,之前暖房宴是我不懂事,不知道隨便說一句話就可以帶來禍事,那麼多人都指責我,說我的不是,罵我賠錢貨,可是小惜寶卻還給我擦眼淚,還讓我留下來吃了我這一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飯,小惜寶沒有怪我,也沒有罵我,我娘雖然沒有生出男孩,可她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知恩圖報,要懂感恩,所以我要給小惜寶當丫鬟報答她。」
誰都沒有想到一個6歲的小丫頭竟然能說出連大人都說不出來的話。小惜寶瞬間覺得這個小姐姐原來也是很可愛,也是個好人。
劉疏螢也高看了這個小姑娘一眼溫柔的說道:「招弟啊,你可知道賣了身以後生死可都是主家說了算了,主家讓你生你就生,讓你死你就死,主家也有權利發賣了你,你可知道?你就不怕嗎?」
楊招弟聽說還要被發賣,又想到自己的娘親和幾個姊妹在楊家要做最多的活,卻還要吃不飽,還要動不動就被自己奶奶打罵,賣了自己她們應該可以日子好過一點吧,便更加堅定賣了自己的心:「伯娘,我不怕,隻要我娘和我幾個姐妹拿著我賣身的錢可以吃飽飯,日子好過一點,我也能報答小惜寶我就不怕,我願意。」
「沒想到劉嬸子也是挺有福氣的,這招弟這麼懂事,雖然沒有生出男娃子,這女娃娃懂事也不會比男娃子差啊。」
「可不是嘛,我就說平時這招弟也是懂事的,經常看到她這小小年紀就打豬草啊,上山砍柴啊,洗衣服啊,真是個懂事的孩子。」眾人再次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