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惜寶喜笑顏開重重的點了點頭,小惜寶和爺爺無障礙交流表示很滿意。各房女眷本來還因為什麼事情都緊著小惜寶心裡還有一點點的不高興,現在是徹底的沒有脾氣了,笑話,小仙女下凡哪還敢有半點不高興啊,以後隻能供著,各房女眷們心道。
李老爹弄明白了小惜寶的用意以後開口說道:「你們大家也看到了,小惜寶願意拿出這支大白送給她個人的千年人蔘給我們李家三房造房子,圖紙也給我們準備好了,既如此那我們就把新房子造起來,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了。
不分什麼大房二房三房,都是李家,以後希望大家能多多保護我們唯一的女娃娃,這麼小一人兒就知道心疼我們,不願意我們大家住在快要倒掉的房子裡。
她這麼小就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她給我們變出來的圖紙也表明了她對我們李家的美好祝願,又是鴻福吉祥,又是花開富貴。
她值得我們以命相護,我們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都不為過。」
眾人一聽千年人蔘是大白給的,那看大白和小白的神情就更熱了,看到大白小白隻聽小惜寶的話,看小惜寶的眼神更加炙熱都似要把小惜寶給烤焦了。
眾人聽後都露出我們知道的,以後小惜寶就是我們的命,誰要是敢欺負她,就是要我的命的樣子。
幾個老頭子也是激動不已,誰不想一輩子家人和睦,誰不想一輩子吉祥如意,誰不想一輩子花開富貴呢。
小惜寶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心想:「上輩子沒辦法守護家人,這一輩子一下擁有那麼大一個家族是讓自己好好守護彌補上一世的遺憾的吧。」
李老爹繼續侃侃而談:「既然我們是一家了,那每一房的開支每個月的月初統一前來大房領取,具體領多少等我們商量好後後續會給大家一個章程,以後每一房的收入也必須交由中公統一管理。
吾妻顧芝雪,你們也知道,乃是鎮國公府的嫡出大小姐,以後就是李家的當家祖母,家裡大小事情均要經過祖母同意方可,無規矩不成方圓,想要李家興盛除了擁有寶的福氣以外,我們還必須得統一一條心。二弟妹,三弟妹,日後便要多勞煩你們幫著點你們的大嫂處理內宅事務。」
吳氏和王氏彼此看了一眼,眼中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畢竟二人不是什麼大家閨秀,未曾識字,隻是普通的鄉下婦人。王氏開口道:「大哥,你也知道,我和二嫂都隻是普通婦人,怕是做不好。」
顧芝雪接過話頭笑著對二人說道:「兩位弟妹,你們也不要著急,慢慢的我都會教你們的。你們也不要有壓力,隻要我們勁往一塊使,一定可以的,古人言:鐵杵能磨成針,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堅如磐。」
王吳二人:「大嫂說的是,隻要大嫂不嫌棄我們笨,我們以後就好好學。」
在顧芝尋懷裡的小惜寶適時拍起了小手咿咿呀呀:「奶,棒。」眾人會心一笑。
李老爹繼續道:「我知道大家肯定一時半會適應不了這樣的轉變,但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李家之前也是官宦人家,換到現在你們各位也都是官家夫人,公子,小姐。這一天早晚還會到來,所以大家需提前適應自己的身份。
這個規矩我也會給大家適應的時間,以半年為期吧,這半年時間給大家熟悉家規族規,半年後若有人犯規,就按家法伺候。記好自己的身份,但出去也不可胡言亂語,記住禍從口出的道理。
我對你們嚴格也是為了保護你們的性命,有多少家族就是毀在不肖子孫手裡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死都不能往外說的秘密,小惜寶會仙法,能隔空取物的事情,以及小惜寶的神奇之處,你們自己知道就好了,不要在與外人說,娘家那邊也不能說。
若被我知道在外面胡言亂語,休怪李家不容你們。」李老爹特意看了一眼兒媳婦,侄媳婦們。」
各家女眷們紛紛上前表態:「請爹放心,請大伯放心。」
李老爹細細的掃了一圈李家眾人的表情繼續說道:「我們自己不出錯,別人就抓不住我們的小辮子,話雖糙但理就是這麼個理,大家還需謹言慎行。大家有什麼問題均可以提出來。」
「這每一房的收入都不一樣,交到中公,我怕大房會吃虧,大家都知道大房現在的收入可是遠比我們二房和三房要高的,我們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就接受大房的饋贈呀。」二房奶奶吳氏說道,三房也附和表示贊同。
李老爹:「兄弟如手足,本就應該互相幫助,不必太過計較個人得失,隻要李家一心擰成一股繩必會越來越好。明天我就去把三家的宅基地先買了。大家還有什麼意見的都可以說說。」
李二爺和李三爺相互對視了一眼,李二爺站出來說道:「大哥說的對,就算我們不是為了自己,也要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考慮,隻有我們的家族變得強大才有庇佑後代的能力。
我希望二房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不要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眼光要放長遠。二房的所有人都管好自己的嘴,切莫小肚雞腸,若被我發現有人陽奉陰違,不要怪我家法伺候。」二爺用犀利的眼神掃過二房的每一個人。
原本有那麼點小心思的二房兒媳婦在小惜寶拿出人千年人蔘後要給二房造房子就沒有心思了,聽到家法就更不敢造次了。二房媳婦都用寵愛的小眼神看著小惜寶,用表情實力演繹什麼叫我會獨寵小惜寶。
李三爺也站出來對著三房的兒孫們說道:「我話就不多說了,你們大伯,二伯說的話就是我想說的話。」犀利的眼神掃過三房眾人。
李老爹再次說道:「沒有問題就先散了,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你們大嫂,大家也知道你們大嫂畢竟是國公府的大小姐,但這件事情就我們自己家人知道就好了,畢竟目前我們還隻是普通小老百姓,沒事大家就先忙去吧。」
小輩們三三兩兩的結伴走出了李家大房的堂屋,走出去稍遠還能聽到兒媳婦們議論,三爺爺李鏡林的小兒子李清波,也就是李惜蕁的七堂叔,其妻七堂嬸趙氏是妯娌裡面年紀最小的一個。
既興奮又擔憂的和走在她旁邊的三房第三子李清風之妻俞氏說道:「三嫂,原來我們竟然嫁入的是官宦人家,放在以前我竟然也是個官家夫人,那以後我們要怎麼做呀。」
五堂嬸俞氏看了一眼這個剛嫁入李家不久年紀最小的妯娌笑著說道:「我們隻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管好自己的嘴不該說的不要說,具體如何做,婆婆也會告訴我們的。」
「嗯嗯,畢竟大伯娘以前就是真正的官家小姐,到時候教給婆婆了,我們好好聽婆婆的話就是。」七堂嬸趙氏一改之前的擔憂輕鬆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