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新生意
天黑時候,家裡老少爺們兒都回來了,走娘家的劉穎兒和玲珑也回來了。
女人們親手準備蔬菜食材,一邊的大竈上,骨湯在咕嘟嘟冒泡兒,散發着香氣和熱力。
劉穎兒尋了個機會,湊到小姑子身邊,輕聲說道,“妹妹,我像你說的一般,他們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敢攔着。我明日就可以往南邊去信,小妹一定很高興。”
“是嗎,嫂子真厲害,你那個繼母可是不好相處。”
嬌嬌見劉穎兒臉上還有幾分茫然,猜得她這麼多年,第一次反抗繼母成功,還有些不定心,就笑道,“晚上我送一套首飾,兩匹好綢緞到嫂子屋裡,嫂子記得替我捎帶到南邊去,算是我的添妝禮。南邊雖然不如京都繁華,但勝在自在。咱們家裡更是有船來往,聯系也方便。”
“哎呀,不成,妹妹,我仗着你的勢把事情辦了,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不能要你的厚禮!”
劉穎兒知道小姑子出手大方,但還真沒有讨要禮物的心思。
一邊的馮氏在旁邊,聽了幾句,就道,“佳哥兒媳婦兒,嬌嬌給你妹子,你就替她收着。成親是大喜事,又是留在南邊,嫁了林德,說起來,也是進我們林家的門呢。别說嬌嬌,就是我們也都要添上點兒東西,圖個喜氣。”
劉氏也道,“是啊,我家裡有匹大紅綢緞,我這個年紀穿不得,一并給二姑娘拿去。”
周心秀也道,“我添一對兒翡翠镯子。”
她是劉穎的婆婆,自然禮要更厚一些。
衆人湊趣,她一句,她一嘴,沒一會兒就湊了小半幅嫁妝。
這也是林家這幾年日子過得好,京都的生意雖說賺錢,但大半都填在學院和小學堂上了。最吸金的還是北茅的作坊和南邊海港的生意,狼頭山作坊那邊的新奇東西也是件件賣高價。
老爺子老太太又不吝啬貪财,嬌嬌更是聚寶盆一般,随手一點就是一條财路,所以除了四房,其餘除了家裡的例銀,其餘進項也是不少。
這會兒為了讨個喜氣,給劉穎兒做臉面,自然是誰也沒有小氣。
劉穎兒感動的差點兒掉了眼淚,她才嫁給林佳沒多久,就去了南邊,而林佳先前沒有什麼積蓄,她的嫁妝也不算豐厚。如今嫁妹妹,爹和繼母一句話都沒說給嫁妝之事,顯見是裝糊塗,打算讓她出力了。
她回來的馬車上就有些犯愁,不想婆家衆人就這麼給解決了。
“謝謝奶奶,謝謝大伯娘,謝謝嬸子,謝謝娘,謝謝…”
“好了,嫂子,家裡人多,你還要一一謝過去啊。”
嬌嬌笑着攔了嫂子客套,末了腦子裡靈關一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道,“馬上開春天氣好了,城裡在街上閑逛的人就多了。不如嫂子們和我湊點兒本錢開個早茶樓吧,生意不算麻煩,有個好管事看着就成了。一個多了沒有,一人分個幾十兩零用也是好的。”
林家幾個孫媳婦兒誰不知道,小姑子就是個小财神啊,一聽這話立刻都是亮了眼睛。
“早茶樓是賣什麼的,早飯嗎?”
“開在京都嗎,來往倒是方便?”
董氏和馮氏等人在一邊聽着好笑,就道,“好了,你們幾個财迷快進屋去商量吧,左右沒什麼活計了,這裡交給我們了。”
“謝謝奶奶,等我們賺了銀子,請您老人家吃燒雞。”
嬌嬌笑嘻嘻抱了奶奶,惹得老太太趕緊喊,“小心肚子,你們高興就成,趕緊進屋去。”
劉穎兒和大蓮一左一右扶着财神小姑子進屋去了,留下董氏婆媳臉上帶着笑,繼續忙活。
旁人還罷了,劉氏心裡卻想到一事,幹活兒就有些慢。
馮氏心粗,周心秀心細,心思一轉就猜到了。但她暫時就隻有劉穎兒一個兒媳,嬌嬌提議開早茶樓,多半也是為了給自家兒媳添點兒進項,她就不好開口了。否則兒媳心裡落了埋怨,不好開口。
幸好,嬌嬌做事最是周全,沒一會兒就使喚了夏蟬過來。
“大夫人,二夫人,小姐說了,她們湊不夠本錢,問問您們是不是也入一股。”
劉氏立刻笑道,“我可不參合她們小丫頭的生意了,不過,我倒是要替玲珑和小荷各處一份兒,都是家裡的媳婦兒,她們總要湊個熱鬧,一家子才親近。”
這話倒是提醒了馮氏,王燕那個不靠譜的,從來小就沒管過孩子,林仁林義林禮三個都同她親兒子一般,這會兒可是不能忘了兒媳,于是就道,“我給田甜和餘歡也各出一份兒,她們過幾個月抱了孩子回來,眼見這麼熱鬧,沒有她們的,怕是要掉金豆了。”
“對,真是這個話兒,她們妯娌總要人人有份,才能有勁兒往一處使。”董氏也是點頭,笑着應道,“本錢也不要分得那麼清了,索性我把本錢都出了。到時候每月收益,十二個孫媳婦一人一份兒,沒成親的小子,就暫時存着,什麼時候孫媳婦進門,什麼時候再給一起給銀子,省得他們糟蹋了,受媳婦兒埋怨。”
這般,林家十二個小子,外加嬌嬌,居然是人人有份兒。
“娘,我家三個小子的本錢我出了,不能讓您花這麼多銀子。”馮氏感激,但也是第一個反對,自己兒子總要自己出銀子。
劉氏和周心秀也是趕緊要開口,董氏卻是開口,“你們都别争,我一個老婆子要那麼多銀子做什麼,最後不還是留給孩子們。眼看着孩子們一起開茶樓,這麼熱鬧親近,我高興!”
衆人自然不好再說,隻能都是道謝應下。
夏蟬回去禀告,嬌嬌和兩個嫂子都是聽得歡喜。
嬌嬌就道,“殿下先前給我的聘禮裡有幾處好鋪面,位置極好,還是上下兩層樓的,這算作我出的本錢。其餘倒也不用太多,嫂子們一人一百兩,總共給一千二百兩,幾乎就可以置辦齊全開業了。隻不過,以後我不能常在家,理賬,處置大小瑣事,就要嫂子們費心了。”
“這是應該的,妹妹出了鋪面,奶奶出了本錢,我們不出力還收銀子,臉皮可是比城牆厚了。”
“是啊,妹妹放心,我們保管盡心盡力。”